(二)危险分级
2025年08月10日
(二)危险分级
临床上通常将低蛋白血症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白蛋白30 g/L~35 g/L 为轻度低蛋白血症,25 g/L~30 g/L 为中度低蛋白血症,<25 g/L 为重度低蛋白血症[1];白蛋白作为一项指标在CHILD 分级中进行肝功能评价时,也分为三个等级:白蛋白>35 g /L 为Ⅰ级(正常),28 g/L~35 g/L 为Ⅱ级,<28 g/L 为Ⅲ级;这是评价肝功能的重要依据之一[12,13]。血清白蛋白浓度还常被用作评价营养状况的指标,低白蛋白血症被认为是营养不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标志之一,血清白蛋白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和病死率有密切关系[14,15]。临床上,低蛋白血症和C 反应蛋白(CRP)联合评估,不仅用于评估急性感染程度,血清白蛋白降低,往往提示病情凶险、预后不良[15],还用于评估癌症的预后,两者组成评分称为改良Glasgow 预后分数(mGPS),将患者分为低危、中危、高危,研究发现与低危患者比较,高危患者增加3 倍肿瘤复发危险(0R 2.906,95% CI 1.055 ~8.001),增加4 倍死亡风险(HR 3.722,95%CI 1.046 ~13.245),AUC=0.813[16]。见表8-5-3。
表8-5-3 改良Glasgow 预后分数(mGPS)评价肾癌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