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抗凝药物的运用
2025年08月10日
(三)新型抗凝药物的运用
新型抗凝药物研发的主要靶点为凝血共同途径的“交叉点”:Ⅹa 因子、Ⅱa 因子(凝血酶)。包括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如达比加群酯)和直接凝血因子Ⅹa(FⅩa)抑制剂(如利伐沙班)。
达比加群酯能特异性可逆地结合凝血酶。从肠道吸收后生物利用度为5%。血浆浓度在2 h 后达峰。半衰期为一次服用8 h 或多次服用17 h。由于半衰期长,可以每日使用一次。80%的药物通过肾脏原形排出,因此,肾功能受损患者慎用。达比加群酯能延长APTT,但作用非线性,在高剂量时APTT 时长即形成平台。但在治疗剂量下,凝血酶原时间非常敏感,并呈现线性关系。抗凝作用的逆转理论上可通过使用重组Ⅶ因子实现,但在临床上还未尝试。
利伐沙班是一种选择性可逆性口服Ⅹ因子抑制剂。生物利用度为80%。美国已经完成第三期临床试验。与达比加群酯一样,利伐沙班在加拿大和欧洲被用于全髋关节置换和膝关节置换术后抗凝。血栓预防用量为每日一次。使用后,最大效果在1~4 h 后出现,维持时间为12 h。抗栓作用可通过PT、APTT 监测,这些指标与利伐沙班的作用呈线性相关。利伐沙班通过肾脏和粪便排出。在健康志愿者中,利伐沙班的终末消除半衰期为9 h,在年老试验者中可延长至13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