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评估及危险分级

(三)功能评估及危险分级

1.功能评估·不论何种病因或类型的原醛症,其临床表现均是由过量分泌醛固酮所致,主要表现如下。

(1)高血压:最常见的首发表现,随病程持续进展或略呈波动上升,但一般呈良性经过,血压为(150~170)/(90~110)mmHg,常对降压药物常无明显疗效,长期的高血压导致的患者的心脏与血管的改变应引起麻醉医师的关注。

(2)低血钾:谢小英[8]等报道约96%的原醛症患者伴有低血钾,4%的患者无低钾血症,平均血钾为(2.8±0.7)mmol /L。14.1%低钾发生在高血压之前,65.2%发生在高血压之后,20.6%与高血压同时发生。

(3)肾脏表现:长期大量失钾,肾小管浓缩功能减退,引起多尿、夜尿增多。醛固酮过多使尿钙及尿酸排泄增多,易发生肾结石及泌尿系感染、肾盂肾炎、肾间质瘢痕形成。由于长期继发性高血压可导致肾动脉硬化、蛋白尿、肾功能不全。

(4)心血管系统:Milliez[9]等对124 例原醛症患者及465 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了长达3 年的随访,结果发现,原醛症患者中非致命性的心肌梗死发生率较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4% vs.0.6%);原醛症患者中心房颤动的发生率较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7.3% vs.0.6%);超声心动图提示,原醛症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发生率较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32% vs.14%,P<0.01),且血醛固酮水平与左心室肥厚程度呈明显正相关性,从而提示了醛固酮对心脏结构的改变具有一定影响。

2.实验室检查

(1)低钾血症和不适当的尿钾增多。

(2)醛固酮分泌增高及不受抑制:表现为基础醛固酮水平增加以及卡托普利(巯甲丙脯酸)抑制试验后血中的醛固酮不被抑制。

(3)血浆肾素活性降低及不受兴奋:醛固酮水平增加和肾素活性的降低是原醛症的特征性改变。常用体位刺激试验,血浆醛固酮升高与肾素活性受抑并存则高度提示原醛症。

3.影像学检查

(1)肾上腺B 超:可检出直径>1.3 cm 以上的肿瘤。

(2)肾上腺CT 扫描:在对肾上腺病变的定位诊断中列为首选。并被推荐用于鉴定其类型,其诊断正确率70%~90%,但应除外一些无功能肾上腺意外瘤。

4.围手术期危险分级·目前尚无文献报道原醛严重分级方法及围手术期的危险分级,常以受累器官功能,如心血管、肾脏功能作为风险评估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