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重型肝炎对麻醉决策的影响

(一)妊娠合并重型肝炎对麻醉决策的影响

妊娠合并重症肝炎时,因肝功能损害严重,有产科指征者应尽早行剖宫产结束分娩,以减轻肝脏的负担。而此时行剖宫产术,因凝血功能差,患者常需合并切除子宫,以减少术后大出血的发生,麻醉与手术的风险性均大大增加。

麻醉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凝血功能及血小板综合考虑。一般PLT>60×109/L、PT<20 s 及APTT<60 s 的产妇可选择硬膜外麻醉,否则选择全身麻醉[32]。产妇入室后建立静脉通道,常规行ECG、HR 和Sp02 监测。麻醉前予输注血浆及血小板等凝血物质,静脉注射立止血1U。然后行深静脉穿刺置管监测CVP,桡动脉穿刺置管监测ABP。行硬膜外麻醉的产妇予调整麻醉平面至T5~6,根据手术时间和麻醉平面追加局麻药。而全身麻醉产妇待手术切皮前静脉注射氯胺酮0.8~1.2 mg/kg,待充分暴露子宫,剖宫前静脉注射琥珀胆碱1 mg/kg,肌松后插入气管导管,接麻醉机行控制呼吸。待胎儿取出断脐后静脉追加丙泊酚、雷米芬太尼、阿曲库铵。术中持续静脉泵注上述麻醉药物以维持麻醉和镇痛。还可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及镁剂,但需注意糖皮质激素引起的血糖升高,并用胰岛素加以控制。而镁剂可能造成肌松时效的延长[33]。手术结束后接麻醉镇痛泵行患者自控镇痛。手术中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血小板、维生素K1、白蛋白、凝血酶原复合物和纤维蛋白原等[34]。总的来说,妊娠合并重型肝炎手术患者的麻醉要点在于维持呼吸循环功能的稳定,改善凝血功能及尽量应用对肝功能损害少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