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起搏器术前功能评估
2025年08月10日
(一)人工起搏器术前功能评估
1.非实验室方法·人工起搏器患者术前应进行以下评估:①复习病史及既往检查(如胸部X 线、心电图、心脏彩超、心脏CT 等);②详细进行心血管专科体检;③了解起搏器的类型(厂家、型号);④起搏器放置时间、放置过程是否顺利;⑤放置起搏器前后患者症状改善情况;⑥目前起搏器工作情况如何?
2.实验室方法
(1)对安装常规起搏器的患者术前无须特殊的实验室检查或X 线检查。
(2)使用双室起搏器(或ICD)的患者可能需要胸片确认一下冠状窦(CS)电极的位置,尤其是计划中心静脉置管时,因为可能会出现自发性冠状窦电极移位[6]。
(3)日常评估:关于PM 的评估,北美心脏起搏和电生理学会(NASPE)和医疗保健Medicare 公布的对PM 的指南包括了每隔4~12 周(根据装置的类型和年限)进行电话(磁体)评估,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用程序仪进行全面的装置检测[7]。目前关于ICD 的评估没有发表公认的标准,根据厂商的资料提示至少每隔4 个月应对装置评估一次。
(4)术前装置检测:至于对装置的末次检测和手术之间的时间间隔目前尚无统一标准,AHA/ACC 指南建议术前6 个月内检测过就可以接受。也有研究认为[8],术前所有PM 和ICD都应在麻醉前30 日内到诊室进行彻底的正规检测。并注意以下事项。
1)获得检测报告的拷贝,确保装置在适当的安全范围起搏心脏。
2)当患者计划行大手术或在发生器25 cm 范围内手术时,在接近更换期限内可考虑更换装置。
3)判断患者的自主心律/心率,决定其是否需要起搏支持。
4)如果有磁体模式存在,并计划使用磁体时,确认磁体存在时的心率和心律。
5)通过程序关闭所有心率增强功能。
6)考虑增加起搏心率以优化大手术时的组织氧供,如果是除颤器应关闭抗快速心律治疗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