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术前准备

(一)术前准备

由于高龄患者各脏器代偿功能和机体免疫力下降,围手术麻醉期危险性增加,确保老年患者手术麻醉安全一直是临床关注焦点[1]。对于高龄手术患者术前应对其全身状况进行充分的术前评估,了解其全身状况和合并症,针对原有合并症进行合理治疗,使各个重要脏器功能调整到稳定状态。

1.心脏·心脏传导异常、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在老年患者中较多见,术前必须对其潜在疾病或原发病进行研究。例如患者合并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择期手术前必须安置临时性或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患有临床不稳定型缺血性心脏病或严重冠状动脉狭窄的老人是发生围手术期心肌梗死的高危患者,接受大手术前应做预防性冠状动脉再成形术(PCI)。

2.肺·高龄患者是肺部并发症的易发高发人群,必须做充分的术前准备。吸烟者术前1周应停止吸烟,以减少呼吸道分泌物、支气管痉挛及局部肺不张。术前应进行用力咳嗽、肺膨胀以及与呼吸机配合的训练,避免术后机械通气期间的不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术前应接受化痰和支气管扩张剂的预防性治疗。围手术期肺部物理治疗和有效控制肺部感染,可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3.老年患者术前用药与既往用药医嘱·应询问用药的种类、剂量、疗效等。

(1)抗胆碱药物已列为影响术后认知功能的慎用药物,尤其是东莨菪碱和长托宁。

(2)术前服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如地西泮等),也可能诱发术后谵妄或认知改变。

(3)术前使用β 受体阻滞剂的患者应当继续服用,但是需要严密监测心率、血压。

(4)术前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ACEIs)的患者,应当至少于术前10 h 停药。

(5)如果患者术前长期使用麻醉性镇痛药物,应当于围手术期进行适当调整以防止耐药性。

(6)抗凝药物的停用与否应当根据疾病状态权衡处理,推荐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或植入支架的患者终身服用阿司匹林。植入金属裸支架后应服用两种血小板凝集抑制剂至少4~6 周,而植入药物洗脱支架后,时间应延长至少12 个月。择期手术应延期至停用氯吡格雷5~7 日后,术后应尽早恢复双药物抗血小板治疗。但对于限期手术(如肿瘤外科患者),在术前停用抗血小板药物期间,可以改用短效抗血小板药物(如替罗非班),或者低分子量肝素行替代治疗;对于急诊手术,应该准备血小板,以应对意外的外科出血。术后应尽早恢复抗血小板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