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对麻醉决策的影响

(一)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对麻醉决策的影响

1.麻醉方式及药物的选择[40]·术前应针对疾病的严重性、相关特征及系统变化进行全面评估,完善相关检查,从而掌握患者的病史和病情及胎儿的状况。

对于无凝血异常、无DIC、无休克和昏迷的产妇应首选连续椎管内麻醉。持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由于能阻滞交感神经,抑制心血管兴奋功能,减少儿茶酚胺的分泌,使血管扩张降低了血压,缓解高血压症状,降低子宫-胎盘血管阻力,增加了脐血管血流量和绒毛间腔血流量,改善了微循环,从而达到预防胎儿宫内窘迫和减少剖宫产新生儿的呼吸困难。同时肌松好,牵拉反应轻,适用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手术[41]。而腰硬联合麻醉起效更快,镇痛肌松更完全,缩短胎儿娩出时间。局麻药物多选用2%利多卡因或1%罗哌卡因,0.75%布比卡因因其影响心脏,使用应小心谨慎。

对于产妇有椎管内禁忌证、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心力衰竭、凝血功能障碍、肺水肿、心功能不全、伴有子痫发作者、伴气道梗阻或意识不清无法配合麻醉,ASAⅢ~Ⅳ级者,宜选用气管内插管麻醉。全身麻醉需要注意静脉麻醉药物对新生儿的影响。异丙酚、琥珀胆碱可以安全地用于全麻诱导。异氟醚对胎儿无不良影响可以用于麻醉维持。阿片类镇痛药芬太尼和镇静药安定类在新生儿未娩出前禁止使用。因为术前硫酸镁的使用,全麻时肌松剂、吸入麻醉药、镇痛药均应减量[42]

2.应注意术前用药对麻醉的影响·麻醉前用药尽量不用吩噻嗪类,如用了则搬动患者时须防止直立性低血压。治疗剂量的硫酸镁可产生镇静作用,并可强化局麻药,强化和延长短效非去极化肌松药的作用,应用这些药物时减少剂量。镁尚可降低低血压引起的反射性交感神经缩血管反应及许多缩血管药引起的高血压反应的作用,硬膜外麻醉时,可加重一过性低血压程度,麻醉诱导时应缓慢进行,并密切注意血容量状况。地西泮有增强非去极化肌松药和减少琥珀胆碱用药量的功能。麻醉性镇痛药易促使地西泮等出现呼吸抑制。利尿药引起的低血钾在术中容易诱发室性心律失常。β 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在降压的同时可抑制吸入麻醉药引起的反射性心率过快,使心脏代偿功能减弱。硝苯地平能增强恩氟烷等吸入麻醉药的心脏抑制作用。术前抗凝治疗有致硬膜外血肿之虑,而全麻用药禁忌较多,应严格掌握适应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