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枣

谈谈枣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远远望去树上结满了小小红枣甚是惹人喜爱。枣的种类很多,如狗牙、鸡心、牛头、羊角……,北京市密云的西田各庄所出小枣,脆润核细,味美没虫,最为著名。可惜已不复存在。枣不仅可作为果品,也可药用,《神农本草经》列枣为上品。遇到灾年,又可以枣代谷充饥来救荒。如《幽明录》说:“太原王仲德,年少时遭乱,绝粒三日。忽有人扶其头呼云:‘可起,啖枣。’瞥见一小儿长四尺,即隐,乃有一囊干枣在前,啖之,小有气力,便起。”

枣甘润膏凝,久置不干,嚼之味浓质厚,有助脾胃、化精微、生阴血、悦颜色之功效,如宋代孙光宪《北梦琐言》云:“河中永东县出枣,世传得枣无核者食可度世。里有苏氏女获而食之,不食五谷,年五十嫁,颜如处子。”以上记载,虽事较难考,但久服益人是确实的。

枣含有糖、维生素C、维生素P等,对治疗贫血、高血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癔病等均有疗效。

枣既可生吃,晾干也可煮熟吃,又可做成蜜饯枣、酒醉枣,做年糕用,还可取肉捣成枣泥供做馅用,荤素咸宜。过去市面上还有卖去核干枣,俗称挂拉枣,即用火炕烘干后售。

有的中医大夫喜欢用几枚大枣配上几片生姜做药引用,取其甘辛发散,多放在发散风寒方子里使用。

值得提一下的是蜜枣不可多吃,因为太甜腻滞,有生虫助热、损齿生痰的弊病。腹部胀满的人最好不吃,不然会使腹部更加胀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