焯水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焯水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材料不同,焯水的时间不同
各种原料,一般均有大小、老嫩、气味、颜色等不同,在焯水时必须分别对待。如蔬菜中的笋,就有大小、老嫩的差别,大的老的焯水时间应长一些,小的嫩的焯水时间就应短一些。如焯水时间不足,就会感觉涩口;如焯水时间太久,又会使鲜味走失,必须分别适当掌握。又如鸡肝和鸭肝,鸡肝嫩,鸭肝老,所以鸡肝在水沸后应立即取出,鸭肝应在水沸后,再加少许冷水,待其再沸后才能取出(鸡、鸭肝只用在制卤肝时才需要焯水,其他烹调方法一般不焯水)。
有特殊气味的原料应与一般原料分别焯水
有些原料往往具有某一种较浓的特殊气味,如芹菜、萝卜、羊肉、大肠等,这些原料如果与一般无特殊气味的原料同时同锅焯水,会严重地影响它们的口味,因此必须分别焯水。但也可在一锅中,分清先后次序,无特殊气味或气味较轻的原料先焯水,取出后,再将有特殊气味或气味较重的原料下锅焯水,这样,可节省操作时间和用水。
深色的原料与浅色的原料应分别焯水
焯水时还应当注意原料的颜色,深色的原料与浅色的原料一般不可同时同锅焯水,例如蔬菜中就可分为深色的与浅色的两种,深色的如绿叶菜类,浅色的如马铃薯、芋艿、笋、山药等,如果把它们同时同锅焯水,浅色的原料也会染上了一些绿的颜色,影响美观,因此必须分别焯水。但也可结合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如有些原料虽然是浅色,但如果在正式烹调时是准备加深色彩的,那么,就不必要保持它们的原色了。
焯水对原料营养价值的影响
原料焯水有优点,也有缺点,因为原料在水中加热时,要发生化学变化,有些变化是好的,是我们需要利用的。例如萝卜中含有很多黑芥子酸钾,这种黑芥子酸钾能分解生成一种芥子油,是一种无色透明、味辣的液体,很容易挥发,当萝卜焯水时,芥子油便大部分挥发,所以不好的辣味也就除去了,甜味也突出了。可是,原料焯水也产生不好的变化,主要是原料在焯水过程中,很多不稳定的可溶性的养料会从内部溢出,造成损失。例如鸡、鸭、肉等在焯水时蛋白质和脂肪会散失到汤中去,如果汤还要利用,问题还不大,但对蔬菜来说,就存在很大的问题了,因新鲜的蔬菜中含有多种的维生素,特别是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它既怕热,又怕氧,很易溶解于水,因此蔬菜焯水就造成维生素C很大的损失。其他水溶性维生素类也有较大的损失,特别是焯水后再放在冷水中冲浸,养料损失更多。因此,我们认为:焯水对原料的营养价值影响很大,特别是蔬菜的焯水后用冷水冲的方法今后必须设法予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