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的特殊功效

生姜的特殊功效

生姜,又称鲜姜、黄姜,有独特的辛辣芳香,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调味品,同时也可作为蔬菜单独食用,而且还是一味重要的中药材。它可将自身的辛辣味和特殊芳香渗入到菜肴中,使各种菜肴鲜美可口,味道清香。吃饭不香或饭量减少时吃上几片姜或者在菜里放上一点嫩姜,都能改善食欲,增加饭量,所以俗话说:“饭不香,吃生姜”。

生姜的辣味成分主要有姜酮、姜醇、姜酚三种,它们具有一定的挥发性,能增强和加速血液循环,刺激胃液分泌,帮助消化,有健胃的功能。

生姜还具有发汗解表、祛散寒邪、温中止呕的功效,着凉、感冒时熬些姜汤喝,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生姜可治晕车晕船,用一片生姜贴于肚脐,外贴一张伤湿止痛膏,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生姜是传统的治疗恶心、呕吐的中药,有“呕家圣药”之誉。

生姜还具有解毒杀菌的作用。日常我们在吃松花蛋或鱼、蟹等水产时,通常会放上一些姜末、姜汁。

据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生姜还有抗衰老、护心脏、预防胆结石等多种奇效。人体在进行正常新陈代谢生理功能时,会产生一种有害物质——氧自由基,促使机体发生癌变和衰老。生姜中的姜辣素进入体内后,能产生一种抗氧化酶,它有很强的对付氧自由基的本领,比维生素E还要强得多。所以,吃姜能抗衰老。老年人常吃生姜还可除“老年斑”。

【健康提示】

一般人都可食用,有内热者忌食。

由于姜性质温热,有解表功效,所以只能在受寒的情况下作为食疗应用。

吃姜一次不宜过多,食用过多则大量姜辣素在经肾脏排泄过程中会刺激肾脏,并产生口干、咽痛、便秘等“上火”症状。

烂姜、冻姜不要食用,因为姜变质后会产生致癌物。

“家备生姜,小病不慌。”这是民间医家常说的一句话。确实如此,生姜除用做烹饪调料之外,还能治疗许多小病轻症:

①治感冒。民间常用生姜片加红糖煎水,趁热服下(姜糖水),治疗外感风寒感冒轻症。

②散寒止咳。将生姜洗净(凡入药生姜均应洗净泥沙)后捣烂,压绞取其汁,与白蜜或饴糖同服,治风寒、咳嗽、痰多。

③治胃寒呕吐及腹痛泄泻。将生姜用草纸包裹,放在清水中浸湿,再放置近水处煨制,以草纸焦黑、姜熟为度。用量3至10克切碎温开水吞服。

④用于痰迷昏厥的急救。将生姜捣烂,压绞取其汁。用量3至10滴冲服。

⑤解毒。用于中鱼蟹毒、吐泻等症。可单用或配紫苏煎水服用。

⑥治水肿小便不利。刮下生姜外皮煎水。用量每次小半碗,口服。

⑦治被动物咬伤。用生姜、红糖各等份,放在一起捣烂如泥,敷伤口,可治狗咬伤;用生姜汁调雄黄末敷伤口,可治蜈蚣咬伤。

⑧治失眠。将生姜切碎,用布包裹放枕边,闻其芳香气味,便可安然入睡。

姜属辛热燥烈之品,故阴虚有热者及孕妇均忌用。中国调料——花椒

花椒是中国特有的香料,因而花椒有“中国调料”之称。

花椒树是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果实呈圆形,绿豆大小,其外皮是一种常用香料。花椒麻辣微涩,芳香浓烈,炒熟后香味更佳,位列调料“十三香”之首,为职业厨师和家庭主妇所青睐,尤以川菜中使用最为广泛。花椒主要用于烹调肉类、海鲜类菜肴,也可粗磨成粉和盐拌匀为椒盐,供蘸食用。市面上出售的花椒,分为大红袍和小红袍两种。

花椒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等营养物质。花椒中含有挥发油,气味芳香,可以祛除各种肉类的腥膻臭气,改变口感,能刺激胃蕾,促进唾液分泌,增加食欲,同时还能增强胃肠运动功能,促进肠道吸收,有利于大量摄入和吸收利用各种营养物质。

有研究表明,花椒能使血管扩张,从而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健康提示】

一般人皆能食用,孕妇及阴虚火旺者忌食。

花椒是热性香料,多食容易消耗肠道水分,造成便秘。

炸花椒油时要注意油温,尽量不要把花椒炸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