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梁启超的三次“诗界革命”探论

清末民初梁启超的三次“诗界革命”探论

楚雄师范学院 陈圣争

自梁启超1899年在《夏威夷游记》(下文简称《游记》)中揭橥“诗界革命”以来,其后他在不同时期对之亦有相应的调整。主要而言,梁启超曾在三个阶段三次提到“诗界革命”——《游记》是首次,《饮冰室诗话》(下文简称《诗话》)是第二次,《〈晚清两大家诗钞〉题辞》(下文简称《题辞》)是第三次;前两次主要在于内容上的变革,第三次则是形式上的调整。

学界关于“诗界革命”的研究虽已颇为深入,然而,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至少仍有三点值得重新认识:一是在前两次“诗界革命”中的理论主张由“三长”变为“二长”,其中是否意味着“新语句”的消失?二是在前两次“诗界革命”中的“古风格”确切内涵是什么,梁启超又为何坚定不移地主张“古风格”?其三则是在《题辞》中第三次提出的“诗界大革命”,其主张与前两次有何区别?前两点学界虽有不少的探讨,仍有可待深入的空间,对于第三点长期来少有人涉及这一话题。是以笔者不揣浅陋,就上述问题撰成此文,以就教于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