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刊物征求
2025年09月26日
3.刊物征求
如果说作为补白的小说话往往是临时所作,那么产生于刊物征求的小说话则有较长的写作时间,且多数刊载于通俗期刊。民国通俗期刊是民国小说话的一个重大发表园地,整体而言,期刊小说话在篇幅长度、内容深度等方面都要优于报纸小说话。民国旧派小说家大多群居沪上,来往紧密,正是这些文人构成了民国通俗小说期刊的基干力量。刊物的主持者为了丰富版面,提高销量,往往会向同类小说家私下征稿。因此,许多民国小说话正是这种场合里的“奉命之作”,顾明道在《武侠小说丛谈》的开篇正缕述了这类小说话的创作经过。“小青社兄与释云编《新月》,晤谈时嘱撰《武侠小说丛谈》,因拉杂书辞,并附感想,以贻之,但挂一漏万,自知不勉,指绳谬误,望诸读者。”顾明道与程小青同为星社社友,时常聚谈。程小青当时主编《新月》,正因有此因缘,才有了这篇小说话。相对于私下征稿的个人性行为,杂志的公开征稿则是当时办刊的常态,小说话等随笔性文字也在征稿之列。一些小说话就产生于这类征稿、投稿的环节中。枫隐创作《小说蠡测录》正可说明问题,“余不善作小说,然喜读小说,对于各种小说间有评论,兹特录之,以应《新声》杂志之征求”[5]。《新声》是著名通俗期刊《红杂志》的前身,办刊模式与《红杂志》几乎完全一致,面向社会征稿正是其办刊特色之一。有必要指出的是,对于知名小说家而言,面对多家征稿而苦于应酬时,小说话也就成了常用的塞责利器。顾明道的这段话就大有参考意义:“近日不佞时头脑患病,惮于握管,而各处索稿者仍多,实苦无以应酬。且人之不谅,以此相责,素无交情者,亦只好置之不理矣。”[6]其《小说谈屑》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