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味派”:民国初年的主流小说家[1]

“兴味派”:民国初年的主流小说家 [1]

上海政法大学 孙 超

中国名哲荀子有言:“名定而实辨。”[2]法国思想家布尔迪厄指出:“命名一个事物,也就意味着赋予了这事物存在的权力。”[3]命名之意义可谓大矣!俗言:名不正则言不顺。如若对一个文学流派命名偏失,同样会导致其不公待遇,因而要获得中肯评价,首先必须“正名”。近百年来,民初十余年间的主流小说家,其部分或整体曾被冠名为“旧派”、“鸳鸯蝴蝶派”、“礼拜六派”、“黑幕派”、“鸳鸯蝴蝶——《礼拜六》派”、“近现代通俗小说家”等等。这些名不副实的称谓导致他们百年遭受诋毁、歪曲、批判、误读的命运。本文拟在全面系统地研读他们的小说批评、小说作品的基础上,打破其百年遭遇的种种遮蔽,还原其本真,将其正名为“兴味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