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圻1927—1937年履历钩沉
杨圻一生经历了晚清逊国、军阀混战和日军入侵,裹杂在历史风浪中,曲折多难。1926年之前的人生经历,记录在其年出版的十三卷本《江山万里楼诗词钞》中;1938年寓居香港后的情况可从《杨云史侨港诗文钞》中略知一二;而由于续编稿本的散佚,对于杨圻自1922至1937这12年的经历遭际,学界则语焉不详,甚至付之阙如。现在依据这新发现的七卷本《续编》稿本,我们对杨圻这12年的履历有了较为明晰的了解,大致勾勒如下:
1926年(丙寅),夏秋,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吴佩孚兵败两湖;河南的吴佩孚部与奉军联合进攻冯玉祥,亦大败。杨圻于九月秋末,再入郑州,参与战事。冬至日,于郑州军次作《中原纪痛诗》。
1927年(丁卯)正月二十二日,自郑州告假回归江南,时军阀混战,妻徐霞客亡故一年有余,杨圻沉浸在思念亡妻的悲痛之中。春夏避乱淞滨,达五月之久,寓上海愚园路,以鬻文为生。十月,奉晋之战,张学良将军督师保阳,招杨圻往军中。杨圻北上,至北平,经涿州,至保定。四儿丰祚赴法国游学。
1928年(戊辰)春,客张学良幕,在保定军中。二月,从大军征冯玉祥,过邯郸,登赵武灵王丛台。寒食,次临漳,在军中。清明日,开始攻河南,纛车次磁州。三月初三上巳日,归北平,稊园诗社社集,叶恭绰、关赓麟等招集北海修禊,杨圻方自邺中军次归,大病,不能前往。仲春,久病,作《呕血篇二百二十韵》,怀念怀夫人徐霞客。四月,避乱辽东,至大连,游虎滩。夏,游辽东,受张学良命,任总编纂,馆于清帝行宫之西偏前殿。
1929年(己巳),在辽东。初春梅花开时,姬人狄娀坚劝还,游江南,以金尽不果行。仲夏,在辽东听刘宝全鼓曲。三十年前,刘宝全在京师享有盛名;经历变故,故都遂废,刘宝全出关卖艺,在辽东,以正宫之音,演绎前代孝义忠烈故事。杨圻闻歌增怆,有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作诗赠之。秋,俄国大举侵边,冯庸率冯庸大学三百学生赴极边助战。作诗壮行。时与俄战,我军败绩。
1930年(庚午),春,以二儿千顷婚事入关,在北京。四月,携小男游颐和园、香山。仲夏,回常熟,携狄小男共游北郭王四酒家,游常熟北山、剑门,有诗记之。十一月,张学良夫人于凤至自辽东南游,绅商设宴款待,杨圻赴宴。时京剧艺术家王凤卿刚从北京归来,坐上相逢,有赠诗。冬,至沪上。昔日情人陈美美闻讯来见。次年春重来沪上,陈美美南归,赠诗,有“叹息情人是故人”句。
1931年(辛未),仲春,樊增祥去世,有挽诗。去年重阳节讹传樊去世,杨圻有《庚午重阳哭樊山》,遍传海内。乡居,为当地流民画梅助赈。春日在上海,遇见故友许震,许曾在洛阳,久事吴佩孚,为参议。丁卯随吴入蜀,今春在海上相遇。辽中友人遗书数问,以诗代简答之。夏秋之交,拟出关,爆发“九·一八”,将北上,以津乱折回,复乡居。
1932年(壬申),元旦,吴佩孚至北京,召杨圻往,以日本入侵,乱大作,不能行。正月十三日,家乡日寇麇集,避乱北去。“一·二八”淞沪抗战,作《赠十九路军》。二月至镇江。三月初,重至北京。虽然是重游故都,但多亡国之悲。《壬申暮春在至故都游西苑示霖苍》有“戎马今年盛,歌诗我辈哀”句。
秋,在北京,久病。本年四月,上海十六铺公大鱼行于成山洋面获一大龟,重六百余斤,长七尺半,船员或言当杀之,事载报章。杨圻闻之,谓连年地方大水为灾,不当杀灵物,致书公鱼行,原倍价赎之放生。鱼行老板忻自康为其义举感动,将龟放生,不索一钱,惟愿得杨圻一诗以寿世。杨圻作有《赠忻自康》,记放龟事。
9月18日,东北三省已亡于日寇,奉天省长翟文选亦居北京,出《访碑图》,杨圻题诗,有“朅来带甲满天地,留得江头片石无”句。
1933年(癸酉),在北京。二月,日寇侵犯热河,张学良命万福麟引军六万往援督战,溃败,日寇遂窥北平。时宋哲元、孙殿英两军将士义愤神勇,苦战经月,连战皆大捷。杨圻作诗以纪两将军之功。
三月,苏炳文归国。苏于前年秋苦战抵抗日寇,去年冬失败,入俄境,居俄数月,今取道欧洲归国。苏将军是杨圻诗友,杨作《喜苏炳文将军归国》。
5月31日中国政府与日本侵略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停“塘沽协定”,杨圻此日作《癸酉端午前三日纪痛》。7月23日,爱国志士孙桐岗自费购置飞机,命名“航空救国号”,飞行万里,于7月23日下午抵达南京明故宫机场,杨圻闻之,赠以长句。
10月,四川军阀长期相互厮杀混战,被徐向前率领红军击败,杨圻作作《蜀国弦》。
1934年(甲戌),3月1日(农历正月十六),在日本导演下,溥仪在长春“称帝”,杨圻作《上元之夕》。
夏秋江南大旱持续三月,友人寄示田畴照片,龟坼万顷,稻枯如乱发,西湖水涸为陆,作《西湖采莲曲》。8月20日,岳丈李经方卒,9月朔,作《哭李侍郎经方外舅》。重阳节,在大连,同人宴集,未能与会。十月九日,携小男同游万牲园看菊,有诗。除夕,作《甲戌除夕》,有“一年忧国泪,半世异乡人”句。
1935年(乙亥),冬十月,移居清王室善耆的肃邸东园偶遂亭,人事变易,反客为主,慨然有感,作《移居偶遂亭》。时,日本为达到侵占华北目的,阴谋计划“华北五省自治”,何应钦被迫与日人签订《何梅协定》。杨作诗《却寄子威长沙》,有“危城如风烛”之叹。此年南方水灾,北方干旱,“冬来嗟祁寒,饿殍亦数千”,作《哀流民》、《流民》诗。
1936年(丙子),闰三月初九日,偕狄美男、五儿吉孚自北京至青岛游玩,赏樱花,游劳山、白云洞、华严寺、斐然亭,半月未闻晋陜战事、平津消息,直如世外桃源,作诗纪游。青岛市市长沈鸿烈(字成章)设宴热情招待,又盛馔饯送,杨圻即席赋别。六月七日,集庚子、辛丑同年六十余人聚会于北京稷园,契阔三十年,易代沧桑,后凋松柏,乱离重聚,大慰平生,赋《赋尘诸同年》以志感。
初秋,离开北京三年的梅兰芳夫妇航空北来,谋救梨园饥苦,杨圻美其风义,作四绝句相赠。
11月下旬,国民党绥远省主席兼35军军长傅作义先发制人,出奇制胜,取得“百灵庙大捷”,是绥远抗战中影响最大的一次战役。时当大寒,国人争制寒衣,输往前军。杨圻作《寒衣曲二首》,印数万,随衣附赠,表达对前方将士的敬爱之情和勉励之意。杨圻作诗赠傅将军,傅作义将军回赠《涿州战纪》,并张筵纪贺,杨圻即席走笔赋二绝句。
1937年(丁丑),二月廿九,为康有为逝世十周之辰,杨圻约北京名流发起追悼大会,作《康长素先生逝世十周祭文》。会上,徐良(字善伯)陈列所藏康有为画山水幅墨迹,观者千人,事毕,应徐良嘱,题康有为山水幅。
上巳日,青溪诗社同人社集赋诗。
时极贫困。杏花信风,思游西山,以无游赀不果,颇不怿,作《怅春游》,感叹“青春须是黄金买,如此风光但闭门”。夫人狄美男典卖衣饰,供办清游,才得成行。
冬至日,凭吊赛金花(赵灵飞)墓,撰《灵飞墓诗碣》,附记灵飞事迹。
通过上图藏七卷本编年诗钞,我们可以对杨圻自1926—1937年的履历有较为清晰的勾勒,可以弥补目前学界对杨圻生平研究的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