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牛女杂剧》
《新牛女杂剧》写七夕之夜,飞机轰炸,镫火管制,交通阻塞,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月下老人、铁拐李、嫦娥、董双成出席灵霄殿非常会议后,送来玉帝谕旨,抗战经年,物资消耗,须增加后方农工生产,特委任农业专家牵牛星为中央农业局长、纺织妙手织女星为国立纺织厂厂长,并命令银河鹊桥暂停撤除,以备空袭警报时疏散人民之用,亦准许牛郎织女二人随时来往。玉帝还任命月下老人为生育奖励督察专员、铁拐李为伤兵医院院长、嫦娥为儿童保育院主任、董双成为抗战宣传部歌舞团团长。牛郎提出增加产额、改进质量、调整供求关系的原则,织女展示新发明的七七纺纱机和七七缫丝机。大家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共同为抗战努力工作。
剧后作者写道:“此似玩笑剧,然亦不无微旨。七七纺纱机为穆藕初先生所创制,七七缫丝机为江苏省立蚕丝专科学校所发明,均属战时生产利器;方经农产促进会努力推行,本剧特为宣传。此外更有数端可申说者;第一,为农产品统制问题;关于此事,时贤每多诤论,其实今日物价飞涨,明明奸商囤积为其主因,欲加取缔,除由国家彻底统制外更无他策,至于如何实施统制,诚非数言能尽;要之凡事苟具决心,即无不可克服之困难。敌人兵甲之利数倍于我,尚且抗战七年,可期必胜;况此区区内政问题耶!其次为奖励生育与保养儿童,此二者实相关联,可以合论。夫战时人口激减,本所不免,纵使国民生殖率一如平日,犹虑难以弥补,而观于我国目前情形,益可寒心,陷区同胞无论已;即在后方,物价高涨,生活不安,青年男女莫不视结婚为畏途。已婚者亦惟竭力节制生育,以免贻累。此在智识阶级为犹甚。循是以往,不出三十年,优种且绝,又遑论抗战百年乎。但政府奖励生育,亦非空言所能奏效,而儿童保育院之设立必期其普遍而完善,此本剧著者之微意也。”[22]作者将神话传说引入现实世界,通过宣传穆藕初发明的七七纺纱机、江苏省立蚕丝专科学校发明的七七缫丝机这些产生于日军侵华战争背景下的民族工业产品,展现民族工业发展壮大、全面支持抗战、反对侵略的时代主题,用以反映中国人民正在进行的抗日战争,反映社会经济、日常生活、人口变化等多方面情况,反映积极增加生产、发展经济、保护人口的反侵略爱国主题。作者的创作目的和思想主旨由此也得到了集中展现。
可见,《新牛女杂剧》看起来似乎是一部神话传说题材剧,实际上剧中所写主要事件均有史实依据,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四川乐山地区的现实状况和各界人民齐心协力、努力奋斗、共同抗战的时代主题。作者顾佛影振兴民族工业、坚决支持抗战的热情,伤时忧国情怀、满腔爱国热忱从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