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损伤

二、损伤

(一)胰腺损伤

胰腺位置较深,前有肋弓、后有脊柱保护,因此胰腺损伤机会极少。胰腺闭合性损伤常系上腹部强力挤压所致。如暴力直接作用于脊柱时,损伤常在胰的颈、体部;如暴力作用于脊柱左侧,多损伤胰尾;如暴力偏向脊柱右侧,则常损伤胰头。当高速的汽车发生撞击时,驾驶员的上腹部撞击于汽车方向盘上,导致胰腺损伤。

日本胰腺外伤研究会对胰腺损伤提出如下分类。

Ⅰ型(挫伤型):胰腺有点状出血、血肿,但被膜完整,腹腔无液体漏出。

Ⅱ型(裂伤型):无主胰管伤的各种类型胰腺损伤。

Ⅲ型(主胰管损伤型):a型:胰体、尾部主胰管损伤型。b型:胰头部主胰管损伤型、并胰腺管及胰内胆管损伤。

其严重程度为:Ⅲb>Ⅲa>Ⅱ>Ⅰ。

临床表现:胰腺破损或断裂后,胰液可积聚于网膜囊内而表现为上腹部明显压痛和肌紧张,单纯胰腺损伤的早期疼痛局限于腹部,并向腰背部放射,后转为全腹痛,还可因膈肌受刺激而出现肩部疼痛。外渗的胰液经网膜孔或破裂的小网膜进入腹腔后,可出现弥漫性腹膜炎。部分病例渗液被局限在网膜囊内未及时处理,日久即形成一具有纤维壁的胰腺假性囊肿。血清淀粉酶可升高,但血清淀粉酶和腹腔淀粉酶升高并非胰腺创伤所特有,上消化道穿孔时也可有类似表现,而且约30%的胰腺损伤并无淀粉酶升高现象。B超检查可见到胰腺轮廓,密度增高或降低,胰周有无积液、血肿等。CT能显示胰腺肿大,胰体密度不均匀,胰管损伤,胰腺断裂以及出血、渗出所致包膜增厚等。ERCP检查是术前检查胰管损伤的唯一方法。胰腺合并腹部多发性脏器损伤,易被其他脏器损伤掩盖,剖腹探查时可发现。

(二)脾脏损伤

脾脏的损伤机制与肝脏类似,直接撞击可致脾脏深部撕裂和实质的碎裂;间接损伤来源于突然减速而使脾脏与附着部位发生牵拉,由此引起脾脏的蒂和脾门的撕裂伤。

脾脏虽在左上腹部深处,有肋骨和肌肉保护,但因其质地脆,故在腹部创伤中易受损伤。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脾破裂占20%~40%,在腹部开放性损伤中,脾破裂占10%左右。

第六届全国脾外科学术研讨会(天津,2000年)制订了脾损伤分级法:

Ⅰ级:脾被膜下破裂或被膜及实质轻度损伤,手术所见脾裂伤长度≤5.0cm,深度≤1.0cm;

Ⅱ级:脾裂伤总长度>5.0cm,深度>1.0cm,但脾门未累及,或脾段血管受累;

Ⅲ级:脾破裂伤及脾门部或脾部分离断,或脾叶血管受损;

Ⅳ级:脾广泛破裂,或脾蒂、脾动静脉主干受损。

临床表现:小的脾脏血肿无明显症状和体征。较大的脾脏血肿主要表现为左上腹部疼痛,腹部压痛,肋下可触及。血肿逐渐增大致脾脏被膜破裂,突然发生腹腔内大出血。脾脏破裂表现为左上腹部或左腹部疼痛,可伴有左肩部放射性疼痛。腹腔内出血,移动性浊音阳性,有腹膜刺激征。可有出血性休克的表现。腹腔穿刺可抽出不凝固血液。B超检查显示脾脏损伤的形态变化和周围是否有液性暗区。CT检查有助于确诊,并可见脾损伤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