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尸体外表检验
(一)衣着检查
死者衣着检查是尸体外表检查的第一步。检查的内容包括:衣着的特征;衣着上有无破损及附着物(如血液、精液、呕吐物、化学药品、粪便等),如有应仔细检査并记录其部位、数量和特点;衣服口袋内有无证件、信函、票据、现金等。有时死者衣着已被脱掉或换上新的衣着,应将其寻回检查。因机械性损伤而死亡者,应高度注意衣着上破损情况的检査,以明确致伤物。
(二)一般情况的检查
具体检查内容包括:测尸长;称尸重;确定性别;观察发育、营养状况;观察有无畸形:唇裂、鞍鼻、鸡胸、驼背、多趾等,注意皮肤的色泽及性状(黄疸、苍白、发绀、淤血、出血点、干燥、湿润和弹性程度),皮肤有无特殊特征(如文身、痣、色素沉着、白癜风等),包括皮肤疾病(如皮疹、溃疡、肿瘤、疤痕、褥疮等)及注射针孔等。
(三)尸体现象的检查
包括测量尸温,通常是用温度计测量直肠温度;然后检查尸僵的强度,注意有无尸体痉挛现象;检查尸斑分布、位置、颜色及具体分期;检查尸体局部干燥情况;注意角膜混浊程度;对尸蜡、干尸及泥炭鞣尸应注意其特点。
(四)尸体各部位检验
尸体各部位检验一般的原则是先上后下,先胸腹后腰背,先左后右,对整个尸体可以划分为头、颈、胸腹、腰背、四肢、会阴等部位,并按顺序进行检验。
1.头面部
头发:测量头发长度,观察发型、颜色、分布和数量,检查有无染发、烫发及是否假发,观察和检査头发上有无附着物及其种类、数量和分布特点。同时应观察眉毛、胡须的类型及分布特点。
头皮:依次分开头发,检查头皮有无损伤和病变,需要时应剃去头发再仔细检查。
头颅:观察头颅有无变形,用双手挤压头颅前后左右,检查有无骨折。
颜面:观察颜面肤色,检查有无肿胀、瘢痕、损伤及血迹分布特点。
眼:眼睑有无水肿和皮下出血,眼裂开、闭情况,睑结膜、球结膜和穹隆部结膜是否有充血及出血斑点,巩膜有无黄染,角膜是否透明及混浊程度,瞳孔大小,左右是否对称。此外,检查有无义眼及其特点。
鼻:观察鼻外形是否对称、偏位、塌陷,鼻孔周围有无分泌物及其性状和颜色,鼻腔有无异物、出血和分泌物。
耳:观察耳廓形态,注意有无损伤、有无佩戴饰物的孔道及位置和数目;检查外耳道内有无异物、血液、脓液和脑脊液流出。
口腔:观察口的开合情况;口唇黏膜颜色;口角及周围皮肤有无流注的腐蚀痕;检查口腔有无异物、血液及特殊气味,口腔黏膜有无溃疡、出血及损伤;牙齿的特异形状、数目、排列情况及磨耗程度,有无义齿、龋齿、汞线,齿龈有无破损及色素沉着;舌尖在口腔内的位置,舌有无咬伤、溃疡及舌苔情况。
2.颈项部
观察及检查颈部是否对称,甲状腺及颈部淋巴结是否肿大,有无肿块及颈静脉充盈状况;颈部有无损伤、索沟、扼痕及压痕等。如有创口要检查创口的部位、数目、方向、深度及有无试切创、创腔内有无异物。如有索沟应检查索沟的位置、数目、深浅、方向,有无出血斑点及水泡形成,索沟是否闭锁,有无绳索结扣压痕,多个索沟则要注意是否平行或交叉,索沟间有否嵴样突起和点状出血。颈部屈伸旋转状态,颈椎有无脱位及骨折征象。
3.胸腹部
胸部:胸部平坦或隆起,左右是否对称,有无表皮损伤、皮下出血、肿块、针孔、创口、骨折、瘢痕及病理性改变,乳房是否有损伤,腋下淋巴结是否肿大,腋窝有无异常气味及损伤。女性尸体需检査乳房发育状况,有无咬痕、肿块及损伤。
腹部:观察腹部外形是否平坦、膨隆,有无舟状腹,腹壁有无损伤、瘢痕及皮下静脉曲张,有无尸绿,检査腹部有无波动感、腹股沟淋巴结是否肿大,有无疝气及股动脉瘤。 女尸应检查有无妊娠及妊娠纹。
4.腰背部检查有无表皮剥脱、皮下出血,有无压印痕迹,注意尸斑的颜色及面积。特别要注意两肩胛部有无表皮剥脱、皮下出血,臀部有无注射针眼。脊柱有无骨折、肿块或畸形,腰骶部有无褥疮及病理性改变。
5.四肢观察肢体的形态、位置,有无肿胀、畸形,有无软组织损伤、骨折和关节脱位。上肢应检查手掌,注意手中是否抓有物体或附有异物;指甲颜色及是否脱落,甲沟内有无异物(如血痕、皮肉、毛发及衣物纤维等)。当上肢有损伤时,应根据其损伤特点,分析判断是否为防卫抵抗伤。下肢应检査有无水肿、趾甲颜色、静脉是否曲张,有无平底足及其他畸形。女性还应注意大腿内侧有无擦伤和挫伤,有无精斑、血迹和毛发等附着物。最后还要注意手足茧的情况,部位及形状并提取掌纹和指(趾)纹。
6.会阴部及肛门观察会阴部及外生殖器的发育状况,有无畸形、损伤和病变,阴毛上有无附着物。男性尸体应挤压阴茎,观察尿道口有无液体流出,如有应采集标本检验。女性尸体要观察外阴部有无擦伤、挫伤,有无血痕、精液及分泌物附着;检查阴道前庭有无红肿、出血,处女膜是否破裂,阴道内有无异物,必要时采取阴道内容物备检。如有处女膜破裂,应记录破裂的位置,程度,破裂口边缘有无出血、水肿征象等;对疑为强奸而处女膜未破者,应详细检査处女膜的类型、厚薄、伸展性。
肛门检查时应注意有无痔、瘘及损伤,肛门是否松弛,肛门周围有无粪便及其他附着物,必要时提取以备检验。
(五)注意事项
1.及时全面。检验时要认真仔细,防止死后变化对损伤原始状态的影响,隐蔽部位和微小损伤如穿刺针眼、耳道出血、阴道内损伤等均不可忽略。
2.客观真实。准确地记录损伤部位及特征,用体表标志及分区进行损伤定位;以明确的阿拉伯数字记数;用几何名称描述其形状;用法定单位(厘米、毫米)测量损伤的大小或用比例尺显示其范围,拼拢创缘后测量创口长度,对不规则的创口,应按顺时针方向测量创口中点至各主要创角的距离;对创的各部分(创口、创缘、创角、创壁、创腔和创底)组成及其颜色和创内有无异物,都应详细观察并描述。
3.血液流向。观察创口周围的血流形态、血流方向及范围,可帮助分析受伤者当时体位和伤情。
4.损伤程度。体表多处损伤应分别编号,认定各伤的类型,分析其发生的时间,判断何处为致命性损伤。
5.衣着对比。对比损伤与破损的形态及大小是否相符,衣着上血流方向、范围及形态(喷溅、流注、滴落、擦拭、接触及血泊浸染等)是否吻合;车祸中死者衣裤上常留下清楚的轮胎印痕、车底凸出部位的擦痕、突起处将衣裤扯挂、撕破而带走的衣裤纤维或皮肉组织等都有利于查找肇事车辆;即使有燃烧、爆炸,收集到的尸块和衣服碎片,对寻找尸源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