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死亡时间
2025年08月10日
一、死亡时间
法医学意义上的死亡时间,是指从死亡发生到法医进行尸体检验时所经过的时间,又称死后经过时间,通常描述为死后多少天或多少小时。死亡时间或者说死后经过时间的确定,可以为侦查提供线索、划定侦查范围、判断嫌疑人有无作案时间,或发案对其是否在现场,从而对分析和确定案件性质、现场重建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很长时间以来,死亡时间或死后经过时间的推断一直受到法医学界的重视。尽管已有人做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检查方法,并随着检测技术的改进,死后时间判断准确性已有相当提高。
传统上推断早期死亡时间的客观依据,主要是尸体现象(尸僵、尸斑、尸温等)、环境的温度,尸体的体格,运动程度,是否饮酒,是否用麻醉剂,胃内容的消化程度以及尸体周围植物的生长变化规律。最近又增加了一个判断死亡时间的新方法,叫作眼球化学法,是由美国的内科医师约翰·科发现的,他视察到人在死亡之后,尸体内红细胞会不断有规律的破裂,红细胞内的钾离子会不断地有规律地进入眼玻璃体液,据此人们完全可以准确判断出死亡时间。因为这种方法不受外界温度的影响,所以测得的死亡时间比较精确。
对于晚期尸体现象,如高度腐败和完全白骨化的尸体,法医或是根据尸体上昆虫的发育状况,或是根据埋尸周围土壤结构和成分的细微变化,或是根据尸体的软组织液化和白骨化程度,或是运用高科技手段,如运用荧光反映的方法将新锯断的骨段置于紫外光下检验、应用电子显微镜检查等方法来推断遗骨的埋藏时间,从而推测死者的死亡时间。
目前尚缺乏公认的比较理想的死亡时间检测技术。并且,现有的一些方法和技术只适用于早期死亡时间推断,而不适用于晚期死亡时间。因此,就早期死亡时间的推断来说,对早期死亡征象观察得越全面、辅助检查的方法越多,对时间的推断就越可能接近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