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臂旋转功能丧失

八、前臂旋转功能丧失

(一)前臂旋转功能丧失

前臂旋转功能丧失是指因交通事故造成前臂骨折或软组织损伤,损伤愈合遗留前臂旋转功能障碍。常见于前臂尺桡骨双骨折。

前臂旋转功能障碍分为旋前功能障碍和旋后功能障碍。前臂旋前障碍时,虽可以肩关节的外展做部分的代偿,但其书写、扣纽扣、拧毛巾等动作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前臂旋后障碍时,肩关节无法代偿,将食物送入口中等前臂旋后的动作将受到影响。

前臂旋转功能丧失的原因:骨性阻挡(成角畸形、骨赘、交叉愈合)、骨间膜紧张和瘢痕挛缩、旋转肌的挛缩、尺桡骨交叉愈合、前臂骨折畸形愈合(成角和旋转)等。

(二)技术规范

《法医临床检验规范》(SF/Z JD0103003—2011)

4.10.7 关节功能障碍:对于骨与关节损伤所致的关节功能障碍,测量关节的被动活动度;对于肌腱、周围神经损伤所致的关节功能障碍,测量关节的主动活动度。具体方法见附录A.1。测量关节活动是基于关节的中立位0°,而不是180°。关节活动度数是关节从0°开始,活动范围的增加。从0度开始伸展过度,为过伸, 用“+”号标记为过伸,用“-”标记为不能伸展到0度。当一侧肢体损伤时,在测量伤侧关节活动度时,应同时测量健侧进行对照。

附录A

A.1 关节活动检测方法见表1

表1 颈部、腰部、四肢关节活动度检测方法

续表

【伤残等级评定要点】

1.有前臂骨折外伤史或者软组织外伤史,并造成前臂旋转功能障碍。要有病历资料证实,包括门诊病历、住院病历、手术记录和影像学检查等。

2.体格检查:前臂旋转活动度测量必须按照《法医临床检验规范》(SF/Z JD0103003—2011)相关规定进行测量,并且测量值明显小于正常值。

3.影像学检查:必须有伤后3个月复查的X线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

4.如果伤后6个月前臂骨折内固定未取出或骨折尚未愈合,暂不评定伤残等级,待二期手术取出内固定后评定伤残等级。

5.鉴定时机:伤后180日。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