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窒息过程
(一)呼吸功能障碍
所有的外窒息都表现出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所引起的各种症状,窒息的发生、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下列六期:
1.窒息前期:呼吸道受阻、氧气吸入障碍后,体内残余氧的存在可使机体忍耐一定程度而不显示任何症状。约持续1~1.5分钟。
2.吸气性呼吸困难期:由于体内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刺激延髓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呈气喘样呼吸,血压上升、脉搏加快。由于呼吸运动剧烈,回心血量增多,右心和静脉系统淤血,颜面和手指发绀,眼球突出。持续1~1.5分钟。
3.呼气性呼吸困难期(惊厥期或者痉挛期):因体内二氧化碳继续增多,刺激迷走神经,反射引起呼吸运动加剧,呼气强于吸气。由于中枢神经系统严重缺氧,意识逐渐丧失,出现全身痉挛、流涎、排便、排精现象。此期较短,不超过1分钟。
4.呼吸暂停期(假死期):此期因中枢严重缺氧而深度抑制。出现呼吸暂停,心搏微弱,血压下降,状如假死。持续1~2分钟。
5.终末呼吸期:呼吸中枢即将衰竭。出现潮式呼吸。此期持续数分钟。
6.呼吸停止期:此期呼吸已经停止,但是心脏搏动依然可以存在,持续时间因人而异。由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不等,直至心跳停止而死亡。
(二)神经系统功能失调
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脑神经细胞,对缺氧非常敏感。脑重仅占体重的2.0%~2.2%,但其血流量为心输出量的15%,耗氧量占总耗氧量的23%。当脑的血供量不足以维持其最低的耗氧量时,即出现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出现判断力下降,运动不协调。严重时,可导致烦躁、惊厥、逐渐出现阵发性痉挛。在窒息1~2分钟后意识即可丧失,不再出现有意识的活动。一般认为,完全中断氧供后6~8分钟,就可以产生不可逆的脑组织损伤。
(三)血液循环障碍
吸气性呼吸困难期:剧烈的吸气运动使胸腔腹压增高,回心血量增加,肺血管床和右心均充盈血液,各大静脉高度淤血,颈静脉怒张,出现窒息典型的征象——颜面肿胀发绀。呼气性呼吸困难期:肺内部分血液注入左心和大动脉,血压升高,胸腔内器官可因毛细血管内压升高、血管破裂而发生点状出血。窒息过程中,舒张压一般降低,但收缩压则持续升高,直至机体死亡时则急剧下降,这可能是由于心肌缺氧所致。
(四)肌肉功能失常
脑神经细胞因窒息缺氧,可使意识迅速丧失,肌肉松弛,不能完成有意识的动作。在呼气性呼吸困难期,呼吸肌收缩增强而发生痉挛,也可发生全身性痉挛。
上述各期窒息症状的强弱和经过时间长短,因年龄和健康状态不同而有所差异。如年老衰弱患病者,各期持续时间较短,深度麻醉则多不发生痉挛,年轻力壮者经过时间较长,症状明显。此外,因发生窒息的原因不同,经过亦有区别,如勒颈发生窒息过程一般比缢颈者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