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体粉碎性骨折
(一)椎体粉碎性骨折概述
粉碎骨折系指椎体两处或两处以上骨折。
《法医临床影像学检验实施规范》(SF/Z JD0103006—2014)4.7.3 d)将一些较严重的脊柱压缩性骨折按照椎体粉碎性骨折评定伤残程度。骨折线累及脊柱中、后柱,和/或椎体后缘有碎骨块突入椎管致椎管狭窄者,可视为椎体粉碎性骨折。
(二)技术规范
《法医临床影像学检验实施规范》(SF/Z JD0103006—2014)
4.7 脊椎骨折
脊椎骨折包括椎体、椎板、椎弓及其附件(横突、棘突和上、下椎小关节突)骨折。
4.7.1 影像学检验方法
4.7.1.1 X线摄片、CT扫描及MRI检查等。
4.7.1.2 X线摄片包括颈椎、胸椎、腰椎及骶尾椎正侧位及斜位摄片。注意摄片时应嘱被鉴定人深吸气后屏住呼吸。
4.7.1.3 轴位CT扫描,必要时薄层扫描后进行图像重组。
4.7.1.4 MRI检查包括矢状面及横断面成像,常用T1WI、T2WI、抑脂序列、质子加权技术等。
4.7.2 影像学认定原则
影像学认定原则为:
a)椎体压缩骨折在正位影像上显示椎体两侧不等高、侧位影像上呈楔形改变,椎板及椎体附件骨折在X线平片上可见线形透亮影,横突骨折可见分离移位,上、下关节突损伤一般以脱位多见,行CT扫描有助于明确认定;
b)判定椎体属单纯压缩骨折或者粉碎骨折应行CT扫描;
c)椎体新鲜骨折在MRI图像上通常显示椎体楔形改变,且椎体内可见斑片状等或低T1WI、高T2WI信号影,抑脂序列呈高信号影,在骨折后数月逐渐消退。
4.7.3 胸腰段椎体骨折的鉴别
鉴别方法为:
……
c)爆裂骨折多系遭受纵向暴力作用所致,CT轴位扫描可显示X线平片与MRI不易发现的骨折线和碎骨片,骨折线累及脊柱中、后柱,或因碎骨块向后突入椎管内致椎管结构不完整,可伴有硬膜囊、脊髓或脊神经根受压。
d)粉碎骨折系指椎体两处或两处以上骨折。骨折线累及脊柱中、后柱,和/或椎体后缘有碎骨块突入椎管致椎管狭窄者,可视为椎体粉碎性骨折。
【伤残等级评定要点】
1.有脊柱骨折外伤史。要求病历资料证实,包括门诊病历、住院病历、手术记录和影像学检查等。
2.体格检查:部分被鉴定人有颈部或腰部活动受限。
3.影像学检查:伤后3个月以上复查CT片显示压缩性骨折。
4.应当依据受伤当时的影像学检查和复查的CT片作出阅片意见,以下为粉碎性骨折:
(1)椎体两处或两处以上骨折。
(2)骨折线累及脊柱中、后柱,和/或椎体后缘有碎骨块突入椎管致椎管狭窄者,可视为椎体粉碎性骨折。
5.疑似陈旧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拍摄MRI抑脂片。
6.鉴定时机:伤后180日以上。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