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膝关节损伤

三、膝关节损伤

(一)股骨远端骨折

1.股骨髁骨折

(1)临床表现:伤后膝部肿胀疼痛,不能活动,关节内积血。

(2)X线检查:可显示髁部骨折移位情况。

(二)膑骨骨折

1.损伤机制:多由间接暴力所致。间接暴力损伤,膝关节呈半屈曲状态,股骨髁抵住髌骨后方,股四头肌突然猛力收缩,以股骨髁为支点而致髌骨骨折。直接暴力损伤,髌骨多呈粉碎性骨折。

2.临床表现:膝部疼痛。骨折后,关节内大量积血,膑前皮下淤血、肿胀。移位的骨折,可触及骨折线间的空隙。

3.X线检查:膝部前后位、侧位及轴位X线片可确诊。

(三)胫腓骨近端骨折

1.胫骨髁(平台)骨折

(1)损伤机制:骨折主要由间接暴力所致,当膝关节在伸直或半屈曲位时,突然遭受外翻或内翻的暴力作用,重力由股骨髁直接传达到胫骨内侧或外侧平台上,可造成一侧平台骨折,多呈粉碎性,常伴有半月板及膝关节韧带损伤。直接暴力直接作用胫骨近端也可造成此类骨折。

(2)临床表现:伤后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障碍。关节稳定性检查常受到疼痛、肌肉紧张的限制。有移位者关节可因积血而明显肿胀,并有膝内翻或外翻畸形。

(3)X线检查:前后位、侧位及斜位X线片可以显示骨折及移位情况。

2.胫骨髁间隆突骨折

(1)损伤机制:通常是由间接暴力损伤所致,如来自前方或后方的暴力直接作用于屈曲的胫骨近端,使交叉韧带产生张力,从而导致胫骨髁间隆突撕脱骨折;膝关节过伸、极度地外展或内收及旋转外力均可导致胫骨髁间隆突骨折。

(2)临床表现:膝关节疼痛、肿胀,不能完全伸直,大多数病人抽屉试验阳性。可合并侧副韧带及交叉韧带损伤。

(3)X线检查:常规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

3.胫骨结节骨折

(1)损伤机制:主要由间接暴力所致,膝关节在屈曲位时股四头肌强烈收缩,强大的外力作用于肌肉止点导致胫骨结节撕脱性骨折。

(2)临床表现:膝关节疼痛,伸直位时关节疼痛加重。

(3)X线检查:常规X线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4.平台下骨折

(1)损伤机制:由旋转或成角外力加上垂直压缩所致。

(2)临床表现:受伤局部疼痛、肿胀,关节积血说明骨折线通过关节腔。

(3)X线检查:常规X线片可明确诊断。

(四)肌肉损伤

1.伸膝装置损伤

(1)骨四头肌伸膝结构可以在以下四个部位发生断裂:股四头肌肌腱断裂、髌骨骨折、髌韧带撕裂、胫骨结节撕脱性骨折。

(2)损伤机制有两种:一为直接暴力损伤,较少见,是由于暴力直接作用于紧张的股四头肌肌腱所致;二为间接暴力损伤,较常见,当股四头肌强力收缩时膝关节受到屈膝暴力,通常是下楼梯或下台阶时因跌倒而受伤。

2.股二头肌和股后内侧屈肌群损伤

股后内侧屈膝肌包括骨薄肌、缝匠肌和半腱肌,它们共同组成肌腱止于胫骨;此外,半膜肌也止于膝内侧和膝后方。股二头肌止于腓骨头和外侧副韧带。如跑步和跳跃时肌肉突然收缩可导致这些肌肉或肌腱断裂。

(五)韧带损伤

1.膝内侧副韧带损伤

(1)损伤机制:由膝关节突然遭受外翻或外翻加外旋暴力所致。如膝关节于伸直位损伤,内侧副韧带常于胫骨附着处撕裂或断裂;如膝关节屈曲同时有旋转损伤,内侧副韧带常于股骨附着处撕裂或断裂。

(2)临床表现:膝关节外伤后疼痛明显。损伤严重可见关节肿胀、疼痛剧烈,患肢不能负重。损伤处有压痛。完全断裂时,在副韧带损伤处可摸到失去联系的裂隙。侧方应力试验阳性。

(3)X线检查:撕脱骨折者可以显示。

2.膝外侧副韧带损伤

(1)损伤机制:多因暴力造成膝关节内翻所致。单纯的外侧韧带损伤较为少见,常伴有髂胫束及腓总神经损伤。

(2)临床表现:有强度膝内翻外伤史,膝外侧疼痛,肿胀及压痛,在腓骨小头附近最明显。膝关节内收应力试验阳性。

(3)X线检查:可见腓骨小头撕脱骨折。

3.前交叉韧带损伤

(1)损伤机制:多为复合性损伤,单纯损伤较少见。常在下列情况下损伤:膝强力过伸或过屈而胫骨无旋转时;膝强力外展及内收;膝强力过伸内旋可发生单纯前交叉韧带损伤;胫骨相对固定而膝强力屈曲时,股骨向后移动;膝关节脱位。

(2)临床表现:膝关节疼痛剧烈,迅速肿胀,关节功能障碍。患膝前抽屉试验阳性。

(3)X线检查:可显示胫骨髁间隆突撕裂骨折,内、外翻应力检查时,可见一侧关节间隙加宽。

(4)MRI:可较清晰显示交叉韧带损伤情况,同时可显示有无合并半月板损伤及裂隙骨折。

(5)关节镜检查:可直视下观察到损伤部位、程度,以及其他损伤。

4.后交叉韧带损伤

(1)损伤机制:多为强大暴力所致。常在下列情况损伤:屈膝时,来自前方暴力致胫骨上端后移,可致单纯后交叉韧带损伤;膝过伸暴力可致韧带在股骨附着点损伤,常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胫骨上端受到来自前方旋转暴力。

(2)临床表现:膝关节有强力的外伤史。膝部疼痛剧烈,迅速肿胀,关节功能障碍。屈膝90°后检查后抽屉试验阳性。

(3)X线检查:可显示膝关节间隙增宽,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撕脱骨折。

(4)MRI:可较清晰显示交叉韧带损伤情况。

(5)关节镜检查:可直视下观察到损伤部位、程度,以及其他损伤。

(六)半月板损伤

1.损伤机制:半月板撕裂常是由于暴力或股骨和胫骨髁之间的挤压造成。膝关节半屈、内收或外展、重力挤压和旋转力量是造成半月板损伤所必须的四个因素。半月板损伤的类型:(1)纵行撕裂(桶柄状撕裂);(2)中1/3撕裂(体部撕裂);(3)前角撕裂;(4)前1/3撕裂;(5)后1/3撕裂;(6)水平分层撕裂。

2.临床表现:有膝关节运动损伤史,疼痛位于关节一侧,伴肿胀及功能障碍。肿胀消退后,行走时疼痛并可有弹响声,股四头肌萎缩。部分有“交锁、解锁”症状。

3.MRI:可显示半月板损伤情况。

4.关节镜检查:准确率超过90%,并可直观地确定损伤部位和类型及有无合并损伤或病变。

(七)膝关节脱位

1.较少见,常遭受强大的暴力所致,同时多有韧带损伤、骨折,甚至神经、血管损伤。

2.临床表现:膝关节剧烈疼痛、肿胀,活动功能丧失,有不同程度的畸形。合并十字韧带损伤时,抽屉试验阳性;合并侧副韧带损伤时,侧向试验阳性。

3.X线检查:可以确诊。

4.以伤后180天遗留膝关节功能障碍评定残疾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