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损伤
(一)皮肤损伤
皮肤损伤有挫伤、裂伤、撕脱伤等。皮肤损伤伤及真皮深层时疤痕愈合,若伤后并发感染加重疤痕形成。
(二)烧伤
烧伤深度的估计目前惯用三度四分法:
Ⅰ度烧伤:为表皮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的损伤。局部红肿,故又称红斑性烧伤。有疼痛和烧灼感,皮温增高,3~5天后局部由红转淡褐色,表皮皱缩脱落愈合。可有短时间色素沉着,不留瘢痕。
Ⅱ度烧伤:局部出现水疱,故又称水疱性烧伤。根据伤及皮肤的深浅分为:
浅Ⅱ度烧伤:伤及真皮浅层,部分生发层健在。局部红肿,有大小不一水疱,内含黄色或淡红色血浆样液体或蛋白凝固的胶冻物。去除水疱腐皮后,可见创面潮红、脉络状或颗粒状扩张充血的毛细血管网,伤后1~2天更明显。创面质地较软,温度较高,疼痛剧烈,痛觉敏感。若无感染等并发症,约2周可愈。愈合短期内可有色素沉着,不留瘢痕,皮肤功能良好。
深Ⅱ度烧伤:伤及真皮乳头层以下,但仍残留部分网状层。局部肿胀,间或有较小水疱。去除表皮后,创面微湿、微红或红白相间,触之较韧,感觉迟钝,温度较低,拔毛感疼痛。可见针孔或粟粒般大小红色小点,伤后1~2天更为明显,系汗腺及毛囊周围毛细血管扩张所致。如见扩张充血或栓塞的小血管枝(真皮血管丛充血或栓塞),多提示深Ⅱ度烧伤较深。由于残存真皮内毛囊、汗腺等皮肤附件,仍可再生上皮,如无感染,一般3~4周可自行愈合。但因深Ⅱ度创面在未被增殖的上皮小岛覆盖之前,已有一定量的肉芽组织形成,故愈合后可有瘢痕和瘢痕收缩引起的局部功能障碍。
Ⅲ度烧伤:全层皮肤烧伤,可深达肌肉甚至骨骼、内脏器官等。皮肤坏死。脱水后形成焦痂,故又称焦痂型烧伤。创面蜡白或焦黄,甚至碳化。硬如皮革,干燥,无渗液,发凉,针刺和拔毛无痛觉。可见粗大栓塞的树枝状血管网(真皮下血管丛栓塞)。由于皮肤及其附件全部被毁,3~4周后焦痂脱落,创面修复有赖于手术植皮或上皮自周围健康皮肤生长。愈合后多形成瘢痕,正常皮肤功能丧失,且常造成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