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技能训练的目标设计

(二)体育教学技能训练的目标设计

目标的设立是体育教学技能训练过程的重要环节。设置科学合理的训练目标对促进体育教师有效利用目标,提供体育教学技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1.体育教学技能训练目标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

长期以来,大多数的教育工作者参照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来设计教学目标。他以人的身心发展的整体结构为框架,为建立教育目标体系提供了一个比较规范、清晰的标准。他将教育目标分为三个领域:分别是认知领域,包括知识的掌握和认知能力的发展;情感领域,包括兴趣、态度、习惯、价值观念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动作技能领域,包括感知动作、运动协调、动作技能的发展。因此,根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建构如图1-2所示体育教学技能训练目标体系较为合理。

img

图1-2 体育教学技能目标体系

(1)体育教学技能训练认知目标

布鲁姆等人把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从低级到高级分为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6个层次。结合体育教学技能的特点,将体育教学技能的认知目标进行6个层次的划分,如表1-1所示。

表1-1 体育教学技能训练认知目标体系

img

(2)体育教学技能训练操作目标

操作目标是体育教学技能的主要目标,辛普森等人在布鲁姆的基础上将操作技能分为感知、模仿、整合和创造4层次,结合体育教学技能的特点,将体育教学技能训练的操作目标进行以下划分,如表1-2所示。

表1-2 体育教学技能训练操作目标体系

img

(3)体育教学技能训练的情感目标

体育教师教育价值取向存在差异,在体育教学技能训练中,情感与其价值取向密切相关,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等依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制定了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据此,我们根据练习者在教学技能训练中的情感特征,将体育教学技能的情感目标设置如表1-3所示。

表1-3 体育教学技能训练情感目标体系

img

总之,体育教学技能作为特殊技能,既受教学实践经验影响,又受教学对象特点的制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训练的总体目标可以归纳为: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技能培训,掌握体育教学技能的知识和技能,并能够在教学实践中熟练的运用,逐步建立正确的体育教学技能价值体系,形成具有教师个性特点的体育教学技能体系和教学风格。

2.体育教学技能训练的目标设计

(1)教学内容编制技能训练的目标设计

教学内容编制是开展体育教学的开端和基础性环节,体育教学内容编制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体育教学的开展和效果,因此,形成体育教学内容编制技能至关重要,训练目标如表1-4所示。

表1-4 教学内容编制技能训练目标

img

(2)活动组织技能训练的目标设计

体育教学是实践性很强、参与人员较多的教学活动,活动组织技能是以确保体育教学顺利、高效进行为目的,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才能逐渐形成的,活动组织技能训练目标如表1-5所示。

表1-5 活动组织技能训练目标

img

(3)学习指导技能训练的目标设计

“精讲多练”是体育教学的重要要求,学生体质的增强、技能的掌握均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学习指导技能就是为达到此目的,安排、指导学生练习的教学行为方式,其训练目标如表1-6所示。

表1-6 学习指导技能训练目标

img

(4)保护与帮助技能训练的目标设计

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体育教学过程中伤害事故时有发生,成为阻碍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安全成为体育教学的首要前提,正确地运用保护与帮助,不仅能相应地减轻学生的身体与精神负担,消除顾虑,增强学习自信心,起到保障体育教学安全顺畅开展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正确地体会动作要领,尽快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掌握动作技术和提高动作技能。保护与帮助技能的目标如表1-7所示。

表1-7 保护与帮助技能训练目标

img

(5)负荷调控技能训练的目标设计

负荷过小,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负荷过大,对学生的身体容易造成伤害。只有保持运动负荷适宜,及时观察运动负荷对学生的刺激效果,并掌握调控的方式方法,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和练习成效。负荷调控技能训练目标如表1-8所示。

表1-8 负荷调控技能训练目标

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