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材分析

(二)教材分析

在进行教材分析时要钻研体育教材内容。其目的在于能够充分挖掘体育教材的价值,使其更好地为实现体育教学的多种功能服务;有效地确定体育教材内容的范围和深度,为因地制宜地选择教材内容提供条件;揭示体育教材内容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为教学安排奠定基础。

教材分析需要结合学校体育发展的要求,从教材特点、教材功能、教材重点、教材安全这四个核心要素进行深入具体地分析,同时还应包括课程标准提出的具体要求、教材所处的单元位置、教材传授的“对象”特点、教材教学的方法取舍、教材处理的技巧把握等关联要素。

1.分析教材的基本结构

(1)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材。它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全面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服务的,其重要意义在于使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提高积极、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科学地指导身体锻炼,培养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锻炼效果和学生的体育文化素质,为从事体育锻炼工作打下基础。

(2)基本运动教材。以自然的走、跑、跳、投、攀登、爬越、悬垂、支撑、滚翻、平衡等为主要内容。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这些动作,全面地提高身体素质和动作感觉、知觉,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培养协调性和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3)走、跑教材。以快速跑、耐久跑、接力跑和障碍跑作为基本内容。

走和跑属于同一类型的运动,细微分析后发现有明显的差异。跑的教材在走的基础上选用了一些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并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能够进行的内容。这些内容的选择是面向全体学生,以锻炼学生身体,促进身心健康为目标的。

(4)跳跃教材。跳高跳远,提高弹跳力的各种跳跃运动。

跳跃是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之一,是锻炼身体的有效手段,对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起着很大的作用。跳跃教材,其内容既有体育运动中的竞赛项目跳高和跳远,也安排了提高身体素质,提高弹跳力的各种形式的跳跃运动。

(5)投掷教材。推铅球、手榴弹、掷垒球、投木棒等考验投远、投准的运动。

投掷是一项对提高身体素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大有帮组的运动。不同地区和不同条件的学校,应就地取材,设置符合本地区情况的项目。如:推铅球(一般为3~4kg)手榴弹(300~400g)、掷垒球、投木棒等各种投掷物的投远、投准的比赛(如沙袋、实心球等)。这些运动按其用力的形式可分为投、推、抛三类,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具有的投掷技能。通过这些活动的练习可以养成正确的投掷姿势和用力方法,达到提高全身协调配合能力、提高投掷技能和促进全面发展的目的。

(6)基本体操教材。队列和体操队形、成套徒手操、持轻器械体操、负重搬运和角力等内容。

基本体操是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类健康,培养正确的身体姿态,提高人体活动能力和实用能力为主要目的的练习。从练习内容上看,它选用了符合人体解剖学、生理和年龄特点的一些站立、行走和跑的自然动作,还选用了头颈、四肢和躯干的不同方向、不同位置的举、伸、屈、转、绕环、振、摆、踏、跳的简单动作,又增加了推、拉、抬、运及攀爬的和一般身体发展相关的实用性练习。

(7)技巧教材。滚动、滚翻、倒立、平衡等动作。

技巧主要是指在垫上进行翻腾,各种用力动作和造型,使身体在空间产生姿势变化的一项活动。体育教材的技巧动作中最简单的是滚动、滚翻、倒立、平衡等动作,可在草地、沙滩、垫子上等条件下完成,具有群众性、游戏性和实用性的特点。

(8)支撑跳跃教材。一般跳跃:跳跃障碍、跳上、跳下和弹跳板练习等;支撑跳跃:正向腾跃,侧向腾跃、手翻腾跃等。

支撑跳跃是借助支撑使身体腾越一定障碍物的运动,是一项培养跳跃技能和发展跳上、跳下等实用能力的教材。体操中的跳跃按动作类型分为一般跳跃和支撑跳跃两大类。学校体育中的支撑跳跃练习与竞技中的支撑跳跃是有区别的,它没有规则限制,动作包括较为简单的一般跳跃和支撑跳跃练习。在动作技术要求上重点以完成助跑、踏跳、腾空、落地四个环节为主。

(9)单杠教材。以单杠的基本握法、悬垂、摆动和支撑为重点的基本技术和基本姿势教育为主要内容,并注重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

单杠是在一根横杠上借助悬垂、支撑,进行摆动、回环、屈伸、腾越,使身体在空间产生位置、姿势变化的一种活动。单杠教材是一项发展悬垂能力的典型教材,也是利用物体翻上、翻下的实用技能训练的教材。在学校开展的单杠练习与竞技运动是有区别的,从目的上看,学校的单杠教材是以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提高悬垂能力和掌握实用技术为主的项练习;从内容上看,学校以将单杠的基本握法、悬垂、摆动和支撑为重点内容的基本技术和基本姿势教育看作其主要内容;从场地器械上看,学校要求配置不同年龄的男女生都可练习的低杠、中杠和高杠,所以学校的单杠教材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普及性三个特点。单杠的单个动作和联合动作教材,按练习形式和技术结构分为四类:①上法:单足蹬地翻身上、双足蹬地翻身上;②摆越:一腿向前摆越成骑撑,一腿向后摆越成支撑;③回环;④下法。

(10)双杠教材。基本握法,以各种支撑、移行和屈伸为重点的基本技术和基本姿势教育为主要内容,又突出简单的上法、套路和安全落地的下法学习

双杠是在两根横杠上,借助支撑、悬垂进行摆动、屈伸、回环、翻腾和静止用力使身体在空间发生体位变化的活动,是一项发展支撑和摆动能力的典型教材。学校体育中的双杠练习,从目的上看,是作为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提高支撑能力和掌握实用技能为主的一项练习项目。从练习内容上看,一方面以基本握法,各种支撑、移行和屈伸为重点的基本技术和基本姿势教育为主要内容,另一方面又突出了简单的上法、套路和安全落地的下法的学习。从器械上看,学校要求低杠、中杠、高杠规格型号能够适合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的男女学生。双杠的单个动作和联合动作教材,按技术结构分为四类:①静止姿势和变化:分腿坐、分腿坐前进;②上法:跳上;③摆动和转体:支撑摆动、支撑摆动后摆转体180°成分腿坐;④下法:前摆挺身下、后摆挺身下。

(11)游戏教材。是由一定的情节动作、比赛规则和结果等组成的综合性体育活动。既是教育的内容,又是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游戏分为智力游戏、活动性游戏,竞技性游戏等。

游戏是体育的重要手段,属于文化娱乐的一种,如智力游戏(如下棋、积木、填字)、活动性游戏(如捉迷藏、搬运接力)、竞技性游戏(如足球、乒乓球)。游戏一般有规则,对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有一定帮助。游戏作为学校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它是由一定的情节动作(跳、投、攀爬、对抗、各种表现动作)、比赛规则和结果几个部分组成的综合性体育活动。

(12)民族传统体育教材。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的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具有养生、健身和具有攻防特征等特点的体育形式的总称。主要内容有武术、养身术以及各民族人民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武术包含各种功法、套路及技击方法,各种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蹿蹦跳跃等动作。

武术是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它的各种功法、套路及技击方法都具有强筋骨、增体力、调精神的作用,长期锻炼对促进人体肌肉弹性、骨骼、关节韧带以及力量素质、灵敏素质的发展会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武术套路内容十分丰富,包含各种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蹿蹦跳跃等动作,对提高人体有氧代谢能力,改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机能有良好的效果。此外,通过对练动作及器械的练习,对训练神经系统,改善神经过程的均衡性、强度以及应变反应能力等有独特的作用。保健功法的特征主要是“形、意”的合理、有机的配合组成套路练习,如太极拳、八段锦、气功等,长期锻炼对疏通经络、促使血脉的流通、增进新陈代谢功能、治疗慢性疾病具有很好的效果,主要内容有健身举、对练,八段锦。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在教材内容的一拳一脚、一招一式上下功夫。千万不要只管教,轻视武术的风格、特点,一定要注意动作技术、动作规范、攻防意识以及精、气、神的教学,把教学的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动作的功夫上。

(13)篮球教材。主要由基本技术、简单战术和教学比赛三部分组成。

篮球运动是以球为活动工具,以投中篮筐为目标,综合跑、跳、投等基本活动技能所组成的一项运动。篮球运动的技术动作是由各种跑、跳、投掷等基本技能所组成的,是一项全身都能得到运动且锻炼价值极高的运动项目。该项目不受年龄、性别的限制,运动量的大小可随人体的承受能力自行调节,只要学生掌握了运球、传接球、投篮技术就可以进行比赛。其运动特点具有竞争性、集体性、独立性和趣味性,并能适应学生心理及生理特征的需要,所以篮球运动是广大青少年学生极为喜爱的运动项目。

(14)排球及软式排球教材。基本内容有传球、垫球、发球和简单战术。

排球运动是一项以球为器具,隔网集体对抗的游戏。经常参加排球运动可以提高人的灵敏、弹跳、力量速度、耐久力等身体素质,提高排球活动的能力和技巧,培养团结协作、勇敢、顽强,拼搏奋进等优良品质。

(15)足球教材。掌握踢、停、顶、运球的方法和简单的战术。

足球,是一项以球为器具,通过脚踢的方式进行的集体对抗的游戏活动。由于足球场地大,活动时间较长,对抗性强,争夺激烈,经常从事足球运动能有效地增强身体各器官系统的工作能力,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果断、坚忍不拔、克服困难、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参加足球运动,需要掌握踢、停、顶、运球的方法,掌握这些基本技术与技能,还要不断增加脚对足球的把控感觉,即提高“球性”。另外,还要掌握一些简单的战术。

(16)韵律体操和舞蹈教材。

韵律体操是新兴的体育项目,是徒手或持轻器械在音乐伴奏下进行有节奏的连续不断的身体练习。其动作吸收了舞蹈、艺术体操、竞技体操、健美体操中节律性较强的动作,以美为特征,并通过其独有的风格和特点表现出来的一种新兴的体育项目。

舞蹈是表述人类心灵的“动态语言”,在凝重的或轻快的节奏中,以“手之舞之,足之舞之”来表达人类的思想感情、心理状态,是以经过提炼、组织、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在体育教学中,因为舞蹈教材是以锻炼学生身体、陶冶性情、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为目的的,因此在内容上多是用健身动作、优美的舞姿、健美造型等去启发学生、感染学生、锻炼学生,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身体姿态,使学生能在长期不断的学习中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热情和朝气蓬勃、勇往向上的精神。

(17)提高身体素质教材。与运动项目配合,也可单独用以锻炼学生身体。结合场地、器材设施,合理进行安排。

提高身体素质教材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防止枯燥乏味情况的出现,同时要针对学生的年龄、性别特征,在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体育基础的前提下,结合学校的场地、器材设施,合理安排。

(18)娱乐体育教材。主要有:健球、拔河、跳皮筋和跳绳等。

娱乐体育是指为了丰富文化生活,愉快地度过闲暇时间而开展的带有娱乐性质的体育活动。

(19)野外活动教材。主要内容包括:野外基本生活条件的获取、野外基本技能学习、简单生活用具的制作、野外基本设备的使用、特殊技能训练、野外险情的处置、野外伤病的自救与互教、野外应急措施、野外求救信号的发放与接收。

2.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

“重点”是指教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核心部分,是学习后继内容的基础,具有常用性和应用性的特点。在体育教学中是指身体练习的主要部分,即某一个身体练习的技术关键或技术环节的重要连接部分。教材的重点是客观的,它不以学习对象的不同而改变。例如:跳远教材的重点就是助跑与起跳的结合。

“难点”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二是学生容易出错或混淆的内容。教材的难点具有主观性,它不仅与教材有关,更与教学对象的学习能力、素质等有关。例如,跳远教材从难点的角度出发,有些学生可能是起跳与助跑的结合掌握不好,(从这一点上看,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是一致的。)从而影响了整体技术的提高,也有些学生可能出现助跑步点不准确,腾空时不平衡甚至前倾,落地时小腿不能前伸等问题。“关键”是指教材中起决定作用的内容,掌握了它,如同掌握了一把钥匙,其余内容便会迎刃而解。

应当认识到,上述三者虽有区别,又是互相联系的。应采用的教学策略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重点要突出就意味着要在教材重要的部分舍得花时间、下力气,让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它,同时突出重点不是丢弃次要内容,相反,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以偏托正”的方式,将次要内容围绕重点内容来进行。突破难点常用的办法有以下四种:

(1)分散难点,各个击破。如将难点技术分解成多个小步子,或多种辅助练习,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或以旧带新,帮助学生由已知过渡到未知,这样便可化难为易。

(2)创设情景,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3)对于容易混淆的内容,可以运用对比的方法来区分各自的特点。

(4)多运用直观的方法以加强学生的感知。

但是,抓住关键往往是解决难点的突破口,可起到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

3.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提出的具体要求

(1)水平一

1.学习目标:学习基本的身体活动方法和体育游戏。

2.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做出基本身体活动动作。

3.如在体育游戏活动中完成多种形式的走、跑、跳、投、抛、接、挥击、攀、爬、钻、滚动和支撑等动作。

(2)水平二

1.学习目标:提高基本身体活动和完成体育游戏的能力。

2.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完成多种基本身体活动动作。

3.如在体育游戏活动中完成快速的曲线跑、合作跑、持物跑,单、双脚连续向高和向远跳跃,单、双手的投掷和抛物,有一定速度要求的攀、爬、钻等动作。

(3)水平三

1.学习目标:掌握有一定难度的基本身体活动方法。

2.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完成有一定难度的基本身体活动动作。

3.如完成后蹬跑、连续纵跳摸高、急行跳远、各种方式的投掷动作,有一定速度要求的滑步、攀、爬、钻、滚动、滚翻等动作。

(4)水平四

1.学习目标:基本掌握并运用运动技术。

2.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基本掌握并运用一些田径类运动项目的技术。

3.如基本掌握并运用短跑、中长跑、定向越野、跨栏跑、接力跑、跳远、跳高、投实心球等项目的技术。

案例2-6:后滚翻

后滚翻是人教版小学水平二四年级学生的技巧重点教材,该教材对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克服困难的精神有积极的意义。这堂课是新授课,通过本次课的教学,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后滚翻技术动作要领,发展学生的灵巧和柔韧等身体素质,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

案例2-7:少年拳第二套5-8动(马步横打、并步搂手、弓步推掌、搂手勾踢)

少年拳第二套是国家统编的套路,全套动作由12个动作组成。本课在复习1~4动作的基础上学习5~8动作。本课内容从学生兴趣出发,利用动作的攻防含义,积极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自学、自练,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和积极性。在教学中教育学生,学习武术不是要去攻击别人,而是当我们一旦受到不法之徒的暴力侵害时,可以有防身反击的能力,这才是武术的真谛。

案例2-8:气排球——正面双手垫球

气排球是该校校本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生理特点,选择由王志伟主编、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气排球》。该教材在气排球运动发展中具有一定的重要地位,其中第二章第二节的正面双手垫球作为本课的教学内容。该技术在教学模块中处于第二次课的位置,之前学习过准备姿势与移动步法,对于这堂课的学习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案例2-9:三级跳远

三级跳远是古人为了躲避野兽袭击,需要连续的跨越障碍而衍生来的一项古老运动。它可以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同时又是技术要求较高的项目,所以它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情感的体验和技能方法的掌握。

三级跳远是在助跑后沿直线连续做三次跳跃,即由“单足跳”“跨步跳”和“跳跃”连贯动作组成的,是连续跳跃能力的典型表现。三跳的各次距离是单足跳最长、跳跃其次、跨步跳最短。重点是维持身体平衡,按适当的各跳距离,有节奏地完成三跳。通过前两次课的学习和掌握情况来看,学生最难掌握的是三跳的节奏,往往是第一跳太高,第二跳距离没有达到应有的比例,影响了三级跳远结构的完整性,因此可以把本次课的重点定在三级跳远的节奏上。

案例2-10:羌族体育项目

本课选用由龙正印、卢永雪编写的校本教材《羌族体育研究》。羌族体育项目丰富多彩,如“无勒泽泽(推杆)”“俄捉(抱蛋)”,具有健身性、娱乐性和趣味性等特点。由于受到地震的冲击,羌族体育项目日渐衰微,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挑选一些适宜的羌族体育活动,既可以丰富中学体育课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增强民族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