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悬念式结课
2025年11月07日
三、悬念式结课
悬念式说课是教师在结束授课时,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设置必要的悬念,使学生在“欲知后事如何”时戛然而止,给学生留下一个有探索的未知数,激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愿望,让学生在课后主动去思考、探究,从而使该节课的结束成为下节课的开端,架起沟通新课的“桥梁”。这种结课方式多用在前后两节课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有密切联系的课中。
案例11-3:
如在学完双杠的杠端跳起成分腿坐之后,下节课将学习双杠的杠端跳起成外侧坐,在结课时,教师可运用巧设悬念法,向学生提出“悬念”,我们已经学习了双杠的杠端跳起成分腿坐的动作技术,那么,双杠的杠端跳起成外侧坐应怎么做?有哪些动作要领?这时,学生往往会产生跃跃欲试、积极探究的心理。教师还可进一步点拨:外侧坐的动作技术必须在这一节课的基础上进行,等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学习。这样,通过“悬念”,学生上完这节课,还盼望下节课。这无疑对活跃学生的思维,训练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有很大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