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技能提升的基本要求
1.动作示范要有明确的目的
示范是直观教学中的一种主要形式。在具体示范中要让学生观察什么,重点看什么,都要向学生讲清楚。例如教授新教材时,为了使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一般可先做一次完整的示范,让学生先观察,了解整个动作的形象、结构和过程,然后结合教学要求,把动作分解,用慢速或常速做重点示范。这样,完整的示范就为重点示范作了必要的铺垫,并使重点示范的动作更加鲜明、突出,以帮助学生较快地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
2.动作示范要正确、美观
正确是指示范要严格按动作技术的规格要求完成,以保证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美观是指动作示范的生动和诱人,以保证动作示范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教学中,教师的示范动作应力求做到正确、熟练、轻快、美观,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建立清晰的动作表象,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
3.示范时机把握得当
体育教师示范的时机关系到示范的效果和课的连贯性。教师示范的时机是由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学生对技术动作学习掌握情况所决定的。
(1)新授内容学习之时的动作示范。教师应通过正确的动作示范,给学生建立一个正确的动作表象,让学生知道将学习的内容和了解一个初步的动作过程,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重难点突破时进行示范讲解。每节课都有重点和难点,如何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正确的动作示范和准确的讲解,可以有效地突破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以提高学生练习的目的性和实效性。比如,新授内容“山羊分腿腾越”的教学中,学生尝试练习后,教师集中进行正确的示范和要点的讲解,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提高学生对动作的认识,增强练习中动作的正确性。
(3)困难出现时进行示范讲解,即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出现明显的困难时或出现普遍的共性问题时。新授教学,学生往往会因为初学而出现学习困难,对动作的掌握出现明显的困难点,这时就需要教师或学生重复的示范和教师(师生)的点评。比如,新授课内容“前滚翻交叉转体180°”教学中,学生出现前滚翻交叉转体不顺、重心不稳等现象时,教师可以集中重复动作示范、讲解(或者选择动作好的学生进行示范,师生共同探讨),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和共性问题,提高学生练习积极性和有效性。
(4)学习遇到“瓶颈”现象时进行示范讲解。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的学习有了一个基本掌握后,会出现难以提升或更优化动作的阶段,这个现象称为“瓶颈”现象。一旦学生出现这个现象,就需要教师(或学生)的重复动作示范和更细致地、有针对性的讲解(师生点评),使学生明白“瓶颈”所在点和提升优化的手段,从而突破“瓶颈”。
4.选择正确的示范位置与示范方向,便于学生观察
示范的目的是要给学生作范例。这就得让全体学生都看得到、看得清。因此,教师的示范不仅要规范,还要特别注重示范的位置和方向。
一般来说,示范的位置距离应根据学生的队形、动作的性质以及安全的要求等因素来决定,如在武术教学中,教授基本动作时,采用横队队形,教师就应站在横队的等边三角顶点方位示范;如果是复习套路,采用横队集体练习,教师就应站在队伍的左前方带领学生练习。又如跳远时,必须采用侧面示范,这样可以使学生看到怎样单腿起跳、踏跳准确的技术动作。又如跳远的教学,学生要观察起跳的难点技术就应让学生站在跳远沙坑的两侧观察教师示范,这能使学生的视线始终随教师的示范动作移动。
5.示范与讲解有机结合
示范与讲解是体育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只有示范没有讲解,学生只能看到一个具体的动作形象;只有讲解没有示范,学生也只能获得一个抽象的概念。因此,只有将示范与讲解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示范与讲解的配合方式有:先示范后讲解、先讲解后示范、边讲解边示范、边讲解边示范边练习等。在体育教学中选用哪种示范讲解配合方式,应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所学动作的难易程度及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等而定。例如,在学习侧手翻时,教师的示范使学生感知了动作的外部结构——“侧手翻的动作就像一个大圆形平面板直线向前转动”。然后,通过讲解,提出手脚依次落地要成一条线,翻转时空中的动作要成一个平面,这样学生就能模仿教师的动作,并领会“地上一条线,空中一个面”。把示范与讲解结合起来运用,学生就容易领会整个动作规格的要求。从而减少了那些不必要的教学程序,大大缩短了学生对侧手翻技术动作的认识过程。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把讲解与示范结合起来运用,才能让学生对技术动作建立完整、正确的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从而提高练习效果。
6.示范的形式要多样化
示范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重点完整示范、分解示范以及正常速度和放慢速度的示范。如对新教材,教师就应先用正常速度示范一次完整的技术动作,使学生初步了解教材的完整技术结构,然后再根据该次课内容用慢速度分解示范,使学生了解动作的要领、要求等,建立一个完整的动作表象。例如:在初学武术少年拳第一套的教学中,应先用正常速度把整套动作示范一次给学生看,使学生初步了解少年拳第一套的技术动作结构,再根据该次课的任务,进行分解示范教学。另外,也可用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如录像图解等,以弥补示范不足和增加讲解的实效性。还有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学生存在问题的具体情况,让技术动作掌握较好的同学进行示范练习,然后教师加以分析,必要时教师可模仿学生的错误动作加以对比,这样,正确的技术动作会在学生的脑海中产生更深刻的印象,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