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1.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含义
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体育教学技能训练理论的指导下,紧密结合体育教学实践,有效地进行体育教学技能训练。
体育教学过程是复杂的,课堂的教学行为也千变万化。体育教学技能训练必须要理论先行,了解并掌握体育教学技能形成的规律,形成正确的认知,在科学的理论指导前提下,才能顺利开展。否则,技能训练的效率将难以保证,甚至走弯路。理论研究要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等具体教学环节发现教学中教学技能存在的问题。因此,二者结合才能针对性地改进强化,从而提高训练效果。
2.贯彻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
(1)不断提高思想认识
在实施体育教学技能训练的过程中,要不断强化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启发体育技能训练的自觉性,坚定爱岗敬业的信念。要明确体育教师是体育学科专家,是一种专门的职业,必须经过严格、持续、不断的专业训练获得专业技能,具有不可替代性。
教师专业化是当今教育发展的趋势,教学技能是教师的职业技能,体育教师必须要有专业追求,是体育教师必须掌握的教学基本功。
(2)加强训练理论的学习与研究
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体育教学技能训练是在现代教学理论和思想指导下,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体育教学技能的实践活动。因此,在实施教学技能训练的过程中,首先要组织学习国内、国外有关体育教学技能训练的理论知识及现代教育思想。然而,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的相关理论很多,对这些学科的理论知识进行全面学习难以达到。所以,要结合教学技能训练的实际需要,有选择地进行学习。
(3)重视技能训练的反复性
有人认为,教师只要有了专业知识就自然有了专业技能。其实不然,有了知识不等于有了运用知识的技能,教师学习了专业知识,把知识用于实际之间,还有一个实践的过程,要从一名师范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需要经过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和教育理论的学习研究过程。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就是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对教学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而逐步形成的。体育教学技能属于习得能力是需要通过不断训练、反复的时间,不断改进、总结和提高。众所周知,实践是求知的最终目的,一个人只有在实践中运用能力,才能知道自己的真实能力。通过反复训练,能够不断强化和巩固体育教学技能水平。体育教学技能训练的反复性,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反复的训练过程中逐步纠正错误,提高要求。
(4)注意发挥评价的作用
教学技能训练的质量取决于各环节质量的不断提高,其中,评价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学技能训练中的评价属于诊断性评价,其目的在于改进和提高教学技能,使教学技能训练按一定方向有序地达到既定目标。
在教学技能训练中绝不能把评价看成是指导教师自己的事,评价应成为每位参与者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评价中,不论是自我评价还是他人评价,都应该努力去激发练习者的积极性。一般来说,公正合理的肯定性评价,可以极大地提高受训者的积极性。而适当的否定性评价,也能够激起练习者不甘落后的斗志。因此,要妥善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针对不同的评价对象,照顾其性格特点,做到适时、客观,有效地促进体育教学技能水平的提升。
(5)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互为促进
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是独立性很强的个体劳动。教师的教学技能能否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的努力,他人无法代替。教师教学技能的发展水平,要看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能否坚持自我提高和完善,即通过对教学实践中的自我评价、总结经验,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实现教学技能的不断发展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