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部表情
人的面部表情是提供最多人体语言的场所,心理学家指出,一个人的面部能做出大约两万种不同的表情。人们通过面部肌肉的变化、五官在一定限度上的相对位移和面部色彩的变化,展示出满足、兴奋、关切、害怕、气愤、沮丧、不满、鄙夷等情感。凡有经验的教师,都善于利用面部表情的变化在教学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学生心情愉悦,思维敏捷,技术技能接受快,反过来又会对教师产生积极的影响,这样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就高。
案例8-5:
在某一节山羊分腿腾越课上由于个体体能和技能差异,学生对教学内容技术掌握情况不同,每个学生表现出来的面部表情语言也就各不相同。一点就通,一学就会的学生,很快完成教师所教动作,他会神采飞扬、面带笑意。有的学生面带诧异,脸上表情漠然,意在表达不会这个动作。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可以评估运动负荷,若学生表情自然,则表示运动适宜;若表情痛苦,则说明运动负荷过大。
其实教师在课堂上如果能够及时通过面部表情捕捉到一些有用的信息,就可以“因材施教”,提高授课质量。同时也会引起教师反思自己的素质、知识和才能,有利于自我提高。学生在练习技术动作时,教师面带微笑,投以鼓励信赖的目光,能一下子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会使学生信心百倍,干劲十足。
教师面部表情中最基本的一点是微笑,它具有神奇的力量,微笑教育是一种现代教育思想,以人文本,创造师生互动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架起了一座情感交流的桥梁。教师的微笑传达的信息是:心境良好、充满自信、真诚友善、乐业敬业。
微笑的训练方法:
(1)微笑的基本方法:先要放松自己的面部肌肉,然后使自己的嘴角微微自上翘起。微笑除了要注意口形之外,还需要注意与面部其他各部位的相互配合,尤其是眼神中的笑意,整体协调才会形成甜美的微笑。
(2)对镜练习。使眉、眼、面部肌肉、口形在笑时和谐统一。
(3)诱导练习。调动感情,发挥想象力,或回忆美好的过去、愉快的经历,或展望美好的未来,使微笑源自内心,有感而发。
此外,热情开朗、和蔼亲切也是教学中比较稳定的面部表情模式,它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同时,面部表情又要随着教学内容、教学情景的变化而变化。如果说微笑、和蔼亲切是教学情感的主基调,那么,随内容而变化的表情是一首蜿蜒起伏的圆舞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思想情感来展露出怜悯、同情、悲哀、嘲笑、欢乐、愉快等不同的表情,使学生从其表情中获得鼓舞性的信息,甚至能窥探出其所要教学的内容。
(1)眉毛轻扬,嘴角向上,鼻孔开合程度正常,微笑——表示有兴趣。
(2)眉毛平,嘴角平,微笑——平时常用表情。
(3)眉毛平,眼平视,微笑——表示不置可否、无所谓。
(4)眉毛平,视角向下,微笑——表示略带蔑视。
(5)眼睁大,眉毛上扬,嘴略开——表示快乐、高兴。
(6)眼睁开,眉上扬,嘴角平或微微向上,微笑——表示兴奋、幸福、暗喜。
另外,作为教师,一般会在成年人面前更加注重自己的表情,会懂得在适当的时候掩饰自己的情绪。可是,很多教师面对学生时就毫不在意了,喜怒哀乐都放在脸上,而这恰恰是教师的一大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