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结课技能提升的原则

一、运用结课技能提升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在导入时,考虑学生尚未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教师对学生不肯放手还情有可原的话,那么,在结束时,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新知识和新技能的情况下,教师仍然越俎代庖,就不可原谅。主体性原则要求教师在结束时,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作用,能够让学生做的尽可能让学生去做,能够被学生替代的尽可能被学生替代。比如让学生口头总结,让学生来提问,让学生来展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

2.连续性原则

结构完整的课堂教学应包括准备、基本、结束三部分,其中准备部分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基本部分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结束部分是课堂教学的终点。结束部分应与准备部分首尾一致,遥相呼应,使准备部分导入时提出的学习目标在结束时达成,结束部分应是基本部分的自然延伸,与基本部分保持一致。

3.简洁性原则

结束部分一般占时5分钟左右,由于内容是学生刚学过的,教师不可能也没必要像上新课那样把内容原样重复一遍,而是应该用浓缩的形式概括、归纳本堂课的要点,做到评议简明扼要,正如白居易所说:“篇终语清省。”结束应是点睛之笔,不应画蛇添足。

4.多样性原则

每一种结束方式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因此,在结束时,教师应尽可能地将多种结束方式结合起来运用,形成各种组合,实现各种结束方式的优势互补,取长补短,提高结束的实效性。

5.针对性原则

体育课结束时必须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结课方式。如整理活动时根据负荷大小、练习的部分,有针对性地放松负荷比较大的部位,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整理活动,从而真正达到放松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