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教学策略

(六)制定教学策略

制定教学策略,就是设计课堂教学如何进行下去的方案。所谓教学策略,是教学系统论或教育工艺学的术语,是指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之上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总体方案,包括合理选择和组织各种方法、材料,确定师生行为程序等内容。课堂教学策略是极为丰富多彩、灵活多变的,换言之,制定教学策略是一项极富创造性的工作

1.拟定教学程序

拟定教学程序就是对教学的实施步骤、阶段划分和时间分配做出安排,从而保证有计划、分阶段实现预期目标。

(1)传统模式

新授课的程序:导入新教材→学习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作业

练习课的程序:提出目标要求→示范指导→独立练习→检查评价。

复习课的程序:提出复习要求→系统归纳→重点练习→小结。

(2)新型模式

身心发展课的程序:确立目标(基本指标)→自我检测(主观感受)→教师咨询(客观诊断)→练习方法(运动处方)→实施过程(数据积累)→效果检验(信息反馈)

运动参与课的程序:活动设计(围绕目标)→组织实施(优化结构)→创建氛围(提高情趣)→表扬鼓励(巩固理念)。

技能学习课的程序:导入→模仿→重复→演示→纠偏→改进→应用。

合作交往课的程序:选定目标→寻求途径→设计内容→检验效果。

2.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首先取决于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要求,要符合教学内容的特点。

其次,选择教学方法要立足于教学改革,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充分发挥教材的能力价值、应用价值和教育功能。

再次,选择教学方法要考虑教师和学生的条件、物质条件和教学时间的局限性。在整节课的教学中,应安排各种方法交替使用或组合使用,需要通盘考虑,要进行筛选、衔接,形成最佳的教学方法的搭配方案。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选择教学方法并无严格的程序,需要反复构思筛选,新任教师可从回答下述程序性问题入手来选择与组合教学方法。如表2-9所示为教学方法选择的程序。

表2-9 学方法选择的程序

img

3.设计课堂环境

课堂环境对教和学都会产生影响,在潜移默化中可以将教学导向不同的境界。课堂环境指的是为实施教学活动而组织起来的各种外部条件的总和。它包括物质环境(如器械布置、体育设施齐全并美观、电教手段等)和课堂社会心理环境(如课堂中师生关系、班风、教学气氛等)。在教学中,教师一般较多地考虑物质环境,而对满足学生精神的需要注意较少。其实,课堂里的学生有各种事情干扰他们,许多不稳定情绪影响他们,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想法。因此,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将他们带入一个特定的环境之中,满足他们最根本的精神需要。即:求知的需要;与人交往受人尊重的需要;表现个性、追求成就的需要;欣赏美、创造美的需要。

课堂教学设计中,创设课堂环境主要包括:

(1)创设奥妙有趣、激励探索的体育教学环境,满足学生求知的需要。

(2)创设和谐协同,相互尊重的人际关系环境,满足学生社会交往的需要。

(3)创设积极向上、普遍成功的发展环境,满足学生追求成就的需要。

(4)创设愉悦欢欣、新颖优美的审美环境.满足学生审美的需要。

在创设课堂环境的过程中,教师既是环境的创设人,同时其自身又是构成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要有意识地善于以自己的行为和态度来构建和调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