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方法选择要多样
体育课中,同一教材在不同课时中重复练习的难度要求是不一致的。在教学中,如果对同一教材的重复练习每次都采用同样的组织方法,学生自然会感到枯燥无味而分散注意力。因此,对于同一教材的重复练习,教师要根据技能教学的规律逐步提高动作难度,适当改变组织方法,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比如:在队形、行进的路线和练习的次序等方面做出适宜的调整和改变。
在设计教学组织方法时,还要结合教材特点及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学练内容的特点灵活运用集体练习、小组练习和个人练习的不同组织方法,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中,不能一味讲求组织队列队形和组织方法上的新颖、美观,而要依据课堂组织教学的原则,力求高效,从而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另外,课堂上常会生成与预设不同的情形,教师要在课堂短时间内重新调整原定组织教法,以适应新的变化,这种能力,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磨炼,不断反思,积累形成更多的体育教育教学智慧,增强自己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案例10-8:两种蹲踞式起跑的教学实例对比
第一种,先讲解示范,接着学生练习,四个学生一组,在起跑线上做好准备,听口令起跑,如此往复。
第二种则采用了如下的组织教学步骤:
第一步:教师发令后,要求学生拾起放在地上的沙包,快速起动,追赶前排不用拾沙包的同学,反复数次。
第二步:教师提问:“拾到沙包后,怎样的姿势起动最快?”
第三步:往返接力跑,四组学生进行比赛,每组前方的跑道上放有四个铁环,环内放有沙包,要求学生往途拾起沙包,返途放回环内。
第四步:在跑道上进行蹲踞式起跑的教学,让学生边练边纠正动作。
第五步:在跑道上采用蹲踞式起跑,做后排追赶前排的追逐游戏。
上述两种方法在组织教学方面有较大差别,在练习的机会方面,第二种设计的教法机会要多得多。在采用的方法方面,第二种设计包括游戏、竞赛等方法更为灵活。在教技术动作方面,第二种通过学生的实践,发现技术要求在比赛中体会,在此基础上进行较为完整的技术教学,最后通过追逐跑巩固技术,学生学得积极、主动。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往往过于强调运动技术,采用一些像训练运动员那样的枯燥的教学步骤,一步一步地教动作,一个一个地纠正,但忽视的就是怎样才能使学生学得有趣,怎样才能使学生增加练习的机会,真正地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有效的发展。当然,上述第二种教法实例在教起跑的技术方面没有第一种具体仔细,要知道体育教学的目标不只是掌握技术,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