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解释性讲解
2025年11月07日
二、解释性讲解
解释性讲解的特点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材料或亲身体验,通过解释性讲解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或将要完成的技术动作方面获得比较透彻的理解。因为解释是根据某些信息资料做出的,所以教师在应用解释性讲解时,应使学生能够通过记忆或直接观察获得必要的信息和资料。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对教学任务、目的、内容、练习方法、常规要求、注意事项、比赛规则以及概念、名词、典故、文言词句等方面都可采用解释性讲解。
在进行解释性讲解时,要保证解释的科学性,根据学生的年龄、知识水平和接受事物的能力,选择解释的深浅程度及运用专业词汇的多寡,同时还要注意解释要简练,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做出恰如其分的解释。
案例4-2:
如有位教师在准备活动中要求学生做股四头肌静力性牵张运动,练习开始前,他会向学生展示股四头肌的解剖挂图,并根据图示讲解股四头肌的起止点,解释称它为双关节肌的原因及双关节肌的特点。学生通过教师的解释懂得了双关节肌只有在起止点同时固定的情况下才能被拉长。通过对直观资料的观察及教师的解释性讲解,学生对做股四头肌静力性牵张练习的动作要领明确了,因此在做股四头肌静力性牵张练习时,学生能够自觉地按照教师提出的“屈膝、伸髋”的要求去练习。
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人体运动科学原理对学生将要进行的练习进行解释性讲解的内容十分广泛,如姿势反射与运动中的转身,杠杆作用与投掷、压力、弹力系数、惯量、动量、阻力、引力等都能与学生所学的技术动作紧密地结合起来进行解释性讲解,使学生不仅懂得怎样做,而且真正懂得为什么这样做。
在体育教学中,解释性讲解运用的范围很广,凡是对要求学生完成的技术动作通过附加理由来加以说明的都可采用解释性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