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规范的语言
规范的语言要求讲解紧凑、连贯;语言准确、明白;语言和语速适合讲解的内容和情感的需要。
讲解连贯、紧凑是指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没有吞吞吐吐和“嗯”“啊”等犹豫、拖沓的现象;二是讲解意义连贯紧凑,没有意义分散、跳跃的现象。
讲解语言准确明白。要做到准确,就要讨论问题中的关键词事先找准,有所准备。要做到明白,就要将讲解中具体问题的结论与取得结论的依据或前提条件交代清楚,将两者之间的关系交代清楚。
影响教师讲解清晰流畅的因素有语言的发音要正确、用标准的词汇传递信息、讲解内容和语句要连贯、适宜的语言节奏和速度四个方面。
1.语言的发音要正确
要使用标准的普通话来讲解,不要使用方言和口语。
2.用标准的语言词汇传递信息
在讲述定义、概念、原理、动作和身体部位时,不要用“大概”“可能”“一般”或口语和俗语。这样易造成概念模糊、不严谨,甚至使学生去胡乱猜测。另外,讲解的词语要正确、句子结构要完整、专业术语要准确。在调动队伍时,要使用正确的队列队形口令,不能说“朝这边、往那边”,等等。
3.讲解内容和语句要连贯
讲解的内容有时前后联系非常紧密,若省略其中某一部分事情就会交代不清,有跳跃感。有些体育动作是由一系列技术动作环节构成,练习是连续完成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删去其中主要动作技术环节,会使学生有跳跃脱节的感觉。
4.适宜的语言节奏和速度
节奏包括语言节奏、内容节奏和时间节奏。
语言节奏是指语调高低和速度快慢、强弱的变化。教师的语调、语速要适中,讲解时停顿时间不宜太长,重复的地方不能太多,否则容易给人一种讲解者思维中断或者啰唆的感觉,让人听了心烦。
内容节奏指的是要讲解内容的布局。开头要引起学生的注意;中间叙述要善于变化,提高学生兴趣;结尾要引起学生回味和思考。
时间节奏是指合理分配讲解的时间。不要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讲解内容应包括导入、内容重点、举例、强调等。因此在讲解时一定注意合理分配时间,切忌胡子眉毛一把抓,没有重点。
语速是指单位时间内讲解语言的快慢。人的听说能力是有一定承受量的,过快的语速会超过人的负载,是听不清楚、记不住的,会大大降低教学效果。例如:在教授新课时,教授一个技术动作时,教师常常采用分解慢速示范,同时配合慢速语速讲解动作要点,以便学生把看和听紧密结合起来,有思考和理解的时间,可以取得较好的视听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