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课技能的类型

二、评课技能的类型

评课的类型很多,依据评课的目的,可分为对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所展示的示范性课堂教学进行的观摩性评课;旨在诊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性评课;旨在发挥集体优势,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的研究性评课;旨在衡量课堂教学水平,评价教师教学素质的检测性评课。

1.观摩性评课

观摩性评课通常是指选择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进行授课,因为这类教师经历了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积累了大量宝贵的教学经验,有各自的教学风格。在授课者结束教学活动后,组织专家或其他教师对授课教师的示范性课堂教学作点评,交流、总结其教学经验,使授课者和听课者明确这堂课好在哪里,哪里需要完善,引导教师关注闪光点,以介绍新思想、新思路为主,优点讲够,缺点讲透,引领教师从源头去认识、理解问题,真正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

2.提高性评课

提高性评课一般是以年级组或教研组为单位,因为同年龄段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结构、教材内容基本相同,所遇到的问题也就比较相近,由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共同参与评课活动。在随堂听课的基础上,可先由授课教师自我评课,再由青年教师充分评课,最后由骨干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总结评课。提高性评课旨在诊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高授课教师和青年教师的教学和评课水平。

3.研究性评课

研究性评课一般是在有一个确定的主题的前提下开设的课,要带着明确的研究课题去听课和评课,以课题组或学科组为单位。通常采取集体备课的形式,相互切磋,共同探讨,写出教案,然后指定几位教师分别授课,课后逐一进行集体评课,不断完善教学方案。在评议时要允许有不同见解,但在方向性、关键性问题上要达成共识,不断完善教学方案。研究性评课的目的不是去判定果的好、中、差,而是旨在发挥集体优势,取长补短,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实践,共同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其实在教学改革的尝试阶段通常也采用这种评课形式。

4.检测性评课

检查性评课一般由学校行政领导牵头,组成评课专家组,在随堂听课的基础上,对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和结果做出一系列综合性评价,侧重对授课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专项测评。检测性评课旨在衡量授课教学水平,评价授课教师的教学素质。促进教师课堂教学的科学化、规范化,帮助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对这一类型的评议,一定要实事求是,尽可能将优点说够,缺点说透。

5.指导性评课

指导性评课主要是针对新教师。骨干教师听这一类型的课,不仅要了解新教师课前的准备情况,还要注意对授课者在课堂上的知识、能力落实是否到位,学习方法、习惯是否养成,教学策略是否得当,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处理是否妥帖,作业布置是否到位等方面进行全面摸底了解。交流时,先听听他们说课,了解他们的教学目标、教学思路,然后对照他们的授课过程提出意见或建议,主要是从他们原有的教学现状出发,肯定优点,指出发展方向。

当然,无论听什么课,评什么课,最根本的是要看教师有没有把知识讲正确,示范动作是否规范,有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师生的精神是否饱满,学生的思维是否紧张活跃,学生的自学能力好不好;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处理得是否妥善巧妙,是否因材施教,教学任务是否真正完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