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技能的构成要素
为了实现导入技能的作用,教师首先应该理解和把握导入技能的构成要素。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导入,都应包括引起注意、激发兴趣、明确目标及进入课题四个要素,如图3-1所示。
图3-1 导入技能构成要素
1.引起注意
导入的构思和实施,最首要的任务就是把学生的心理活动保持在教学行为上,使之对教学无关的活动得到抑制,迅速投入新知识的学习中来,并使之得到保持。在新的教学内容开始时,吸引学生注意是非常重要的。导入的设计要从如何把学生的心理活动保持在教学行为上出发,使与教学无关的活动迅速得到抑制。一位善导的教师从导入开始,就要采用多种方法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并引向有意注意。在导入课的开始阶段,教师应先根据导入的内容来创设一个环境,给学生发出“上课了”的信号,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让学生做好心理上的准备,迅速地集中思维,并进入准备学习的状态。
2.激发兴趣
一切学习都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这种教学环境除了物理意义上的存在外,更重要的还有心理意义上的存在。它反映的是学生对学习的主观愿望、学习兴趣、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以及在学习中伴随着种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去。因此,激发兴趣也是导入的重要环。成功的导入,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产生直接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教师在导入时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特点,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明确目标
给学生指明学习任务,要积极引导学生定向思维,使学生有目的、有意义地开展学习,并帮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即预期要掌握的知识、技能、能力等,把握教学重点、难点。
4.进入课题
不管进入的是哪一种主题,哪一种类型的课,教师的导入一定要把握火候,要做好立即转入正题的准备。
虽然一个典型的导入过程是由以上四要素组成,这四个要素的界限并不明显,甚至相互交融。因此,在具体操作过程和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灵活运用,不能机械照搬,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做到科学、艺术、规范和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