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速度素质的组织与管理

(一)发展速度素质的组织与管理

一般来讲,速度素质是练习者快速运动的能力,主要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移动速度,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相互影响和促进的。这里主要讲发展学生移动速度的组织与管理。移动速度的提高是比较缓慢的,而且在训练过程中强度较大,对学生心肺功能要求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因此,在发展速度素质的组织与管理过程中,应注意:

1.速度练习要与运动项目特点及要求紧密结合

动作结构不同的速度练习,所获得的速度能力是不同的,而且速度能力是通过完成某一动作表现出来的,因此,速度练习应与某一项目结合起来进行。

2.合理安排速度练习的时间与顺序

合理地安排速度练习的顺序和时间,才能使速度练习与其他素质练习之间有良性的迁移。一般说,速度练习应放在力量练习之前进行,发展快速能力所进行的力量练习应主要采用动力性练习,练习中应穿插进行一些轻快的跑跳练习。速度练习最好安排在课的前部或中部,学生精力充沛时进行。

3.合理安排速度练习中的负荷

速度练习属于大强度的练习项目,在速度练习时必须用95%~100%的强度进行,采用中低强度负荷进行练习,效果和作用不大。因而完成这些练习的持续时间要适当,要使练习接近最后时不因疲劳而降低动作速度,一般来说,速度练习的持续时间不应超过20~30秒。

在进行速度练习时,还应严格掌握好练习的间歇时间,以不降低学生练习的兴奋性为主要标准。练习的重复次数应根据学生的特点、练习性质及持续时间等具体因素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