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演训练模式要求
1.彰显个性,全面发展
教学风格的形成一般要经历从模仿到独立再到创新、稳定的过程。练习者能在训练过程中感受到体育教学的乐趣、成功、满足,激起其认知与情感的相互作用,重视创造能力、认知、动机、情感等心理方面对行为的制约和促进作用,从而全身心地投入训练,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并注重其行为、态度、人格等的全面发展。教授者不仅要关注体育教学技能的形成,更重视个体的内心世界,重视训练过程中学习者的认知、兴趣、动机、需要、经验、个别差异以及潜在智能等内部心理世界的全面发展。
2.自我提升,协同促进
展演训练模式注重自我评价反馈,重视自我的修炼与肯定。展示自我固然是提升自身能力品味的关键途径,但不能忽视社会、文化、学校、教师和家庭教育的协同作用。现实中的学校总是在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中,改变着个体的教育目标、方针与办学模式,对练习者施加种种影响,指导教师和合作伙伴作为促进者、协作者,对个体成长为一个既具有社会组织特性,又具有独特个性的人,意义重大。
3.气氛宽松,张弛有度
提倡在宽松、自由的训练氛围中,给练习者提供充足的空间,体现自由展示的精神,使其充分发挥所长。但是必须遵循角色规范,遵守必要的规章制度,既自由又受纪律制约,适应当前的训练与未来的生活。展演训练模式有利于练习者潜能的开发,但又不应该一味迁就其原有的水平和独特性。
4.完整展示,积极反思
展演训练模式要求练习者完整展现训练过程和结果,使体育教学的某项技能或综合技能得到充分发挥;反思是对训练行为的总结与纠错,通过对展演过程的深刻审视,使练习者再次回顾和思考技能训练的认知、行动、感悟的经过,从而整改和完善训练计划,提升训练效率,提高自我监管、解决问题的能力。
[1]李克农.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1994.
[2]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339-340.
[3]井上光洋.教师的实践能力与课堂教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井上光洋.教师的实践能力与课堂教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5]戴君.体育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刍议[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4):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