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学情分析

(三)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的主体,学生情况制约着学习的开展,影响着目标的达成。因此,对学生情况分析首先需要考虑学生的基本信息、生理特点、心理特点、社会特点、学习能力等核心要素。学生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人数、性别等;学生的生理特点主要包括学生的生长发育规律和不同年龄阶段身体素质的发展规律;心理特点主要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即兴趣爱好、能力、性格),情感、情绪特征,注意力和意志的发展特征,学生的思维特点等;社会特点分析主要考虑学生的人际交往特点、学生的社会行为特点,学生的价值观念、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等;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分析主要侧重于学生的运动知识、运动技术、运动技能的基础,健康状况以及对体育学习内容的认识和态度等。

其次,还可以考虑课标提出的新要求、教学内容的选择、场地器材条件选择、教学方法的使用、突发事件的可能性等关联要素。

案例2-11:武术——健身拳

本课授课对象是初二年级男生40人,在初一年级时已经学习并掌握了健身拳技术,具有一定的武术基础。学生对武术项目非常喜爱,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积极性强。在身体素质方面和学习能力方面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学生的情况,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练习中多表扬和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案例2-12:羌族体育项目

本课授课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全班共66人(男生25人,女生41人;其中羌族生38人,藏族生28人)。从认知角度看,基础教育文化不同,因此,通过学习,使藏族汉族的学生对他民族体育文化有初步的了解;从身心发展角度看,此阶段学生正踏进青春期,他们的心理和生理也在急剧变化,由依附变成独立,由温顺变成倔强,由忽视性别变成在乎性别等,相反,他们的个人意识开始出现,群体意识的增加,厌学情绪也渐渐滋生,自我管理也逐渐变难。针对这些特点,主要采用启发、诱导、情感教育等手段,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大胆地展示自我,并给予支持与鼓励。同时,让学生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激发学生对羌族体育活动的兴趣。

案例2-13:三级跳远

本次课的授课对象为高三年级的男生,高三年级的学生身体素质好,他们思维活跃,有较强的思维分析能力和探索能力,这都为本次课的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高三年级的学生心理已经比较成熟,简单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需要的是有一定内涵的教育。况且三级跳远项目本身较为枯燥,练习手段不多,所以学生对其学习兴趣不高。而且又是比较抽象的东西,教师在教学中如何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三级跳远这样一个较为枯燥的教材上得生动活泼,让学生喜欢这个项目,进而体会体育运动有益于生命的内涵,是本课成功与否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