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情境导入
2025年11月07日
二、情境导入
情境导入就是选用语言、设备、环境活动、音乐、绘画等各种手段,创设一种符合教学需要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兴趣、诱发思想,使学生处于积极学习状态的一种技法。其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欲望。主要适用于小学低、中年级学生,利用低年级学生热衷于模仿、想象力丰富、形象思维占主导的年龄特点进行生动活泼和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遵循儿童认识和情感变化的规律,多是在课堂伊始设定一个“情境”,甚至有一个“情境”来贯穿整个单元和课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参与以情节串联起来的各种活动。比如,在上课前做一些简单形象的道具,使学生们既感到新鲜又能很快地进入角色,投身到活动中来。某位老师上课时戴了一个猴子的头饰,同学们都围着问这是做什么呀,老师模仿着猴子的动作说:“我是孙悟空,要去花果山!”同学们都兴奋地说:“我们也去!”于是老师发给他们小猴子的头饰,带着他们练习如何翻越障碍,他们玩得可入神了。
案例3-2:情境导入
一位教师在上课前两分钟就开始播放屠洪刚的歌曲《中国功夫》,提前到场的学生们边听边跟着唱,还有学生好奇地问老师,今天我们要听歌吗?今天我们要学武术吗?上课后,教师问道:“同学们,刚才你们听到那首歌后,是不是有一种想练武术的冲动。今天,我们的学习内容就是中国功夫——少年明拳!”教师用音乐和语言创设了一种学习武术的情境和氛围,为学习活动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