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高校开展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特色活动

(二)民族地区高校开展总体国家安全教育特色活动

1.注重理想信念教育,涵养国家安全意识

组建“学生宣讲团”以“我爱我的祖国 永远跟党走”等爱国主义主题,开展专题宣讲,宣讲团成员用句句动情、字字入心的语言,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为国保平安、为民护安宁的责任与担当,激励青年学生为建设更加和谐安宁、繁荣昌盛的祖国而不懈奋斗,增强少数民族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

突出政治引领,持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师生党员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在深学细悟、真信笃行中不断坚定政治信仰,并以此感染、带动更多青年学子。以重大节庆日、纪念日为契机,全组织广泛开展阅读红色经典、分享英雄故事、缅怀革命英烈等主题团日活动,引导青年学子进一步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利用第二课堂学校经常性开展“传统文化一起学”中华经典诵读、“我爱我的祖国”大合唱、“我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演讲比赛等各类活动,铸牢全体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通过实践教育,培育大学生从实践上重视和学习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意识

实践教育是课堂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注重把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结合起来,增强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在开展学生活动时,多融入国家安全观的内容,比如主题班会、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在假期安排学生深入边疆民族地区进行“三下乡”、社会调查等活动,了解边疆民族地区的生活现状、人文环境,让大学生直接感受边疆民族地区的文化,提升大学生维护边疆稳定和国家稳定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