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水平的课程建设强基
一是构建了顶级专家讲授的思政工作队伍“文化素养提升课程体系”。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院士主讲的“我的学习和研究经历”、许渊冲先生主讲的“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联大与哈佛”、潘际銮院士主讲的“抗日战争中的西南联大”、顾秉林院士主讲的“梅贻琦先生与清华大学”、龚克教授主讲的“刚毅坚卓兴国运允公允能育人杰”、田刚院士主讲的“北京大学与中国数学”、王恩哥院士主讲的“物理学与人类未来”、欧阳自远院士主讲的“中国的探月梦”、杨卫院士主讲的“驱动创新和基础研究”、景海鹏主讲的“中国梦航天梦”等10余场高端讲座,生动呈现了西南联大的光辉历史和精神内核,展现了其当代传承和时代意义。通过现场讲座和线上直播,受众面达100余万人,在云南和全国高校师生中反响热烈,为新时代高校思政队伍树牢理想信念,当好“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发挥了重要引领和促进作用。
二是构建了高水平的高校思政工作“理论课程体系”。选聘了中央统战部、中央党校、北大、清华、南开、云南省社科院、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10余位专家担任讲席专家和特聘研究员,承担“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辅导”“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解读”“高校抵御宗教渗透和防范校园传教工作理论与实践”“新时代高校民主党派和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等思政工作理论课的讲授和研究工作。
三是构建了以解决高校思政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目标的“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课程体系”。围绕高校辅导员能力素质要求,遴选出“西南联大爱国科学精神的当代传承、高校思政工作队伍意识形态工作能力提升、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安全素质能力提升与突发事件应对与处置、运用红色资源提升辅导员思政素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的法律问题、体育和劳动教育中的思政教育、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高校大学生党支部与班级建设管理、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等12个教学团队,开发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方法”“校园突发事件应对与处置”“常态化疫情防控下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实务”“大学生网络舆情应对与处置”“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的法律问题”“辅导员角色定位与职业发展”“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应对策略解析”“辅导员素质拓展实践课程——心理压力疏导与化解”“公文写作”等一批针对性、适用性较强的核心课程。课程团队成员获得全国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金微课优秀奖、云南省教学比赛金奖等一批荣誉,开发的“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西南联大与现代中国”等一批课程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省级本科一流精品课程等。
四是推出了“西南联大故事”系列文艺精品和科普视频。推出《西南联大纪录片》《90后》《西南联大组歌》《西南联大话剧》等一批具有全国影响的文艺精品。摄制“‘爱国三问’,问下去答下去”“爱一物致一生——西南联大校友吴征镒的故事”“红岩魂——革命烈士纪念碑中的‘红岩’烈士”“西南联大优秀共产党员潘琰”“黎明前的战斗——一二·一运动四烈士”“投身抗战救国的西南联大师生”“西南联大校旗”“我愿以身许国”“红烛——闻一多颂”“‘滇中丹娘’——西南联大烈士席淑筠”“满腔热血沃中华——西南联大革命烈士齐亮”“闻一多治印”等系列微视频,受众面广,辐射全国高校。目前,正在拍摄制作“聂耳与国歌”“扎西会议”“老山精神”“杨善洲精神”等云南红色文化经典微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