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原因分析
2025年11月13日
(二)原因分析
1.内部因素:自我发展与现实冲突
大学生处于现实我与理想我的冲突阶段,自我发展的压力导致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消耗剧增,心理资本积累过差,影响大学生内在功能的平衡。在这种不平衡的状态之下,容易受到不良价值观的侵蚀和引导,进而增加思政教师对大学生思想引领的难度。
2.外部因素:家庭与学校功能
(1)家庭功能。家庭功能较高的学生心理资本的积累水平较高,而在家庭教养中长期压抑、受虐的个体不易积累积极心理资本。心理资本的积累水平低下,价值观和心理状态偏差。研究表明,部分家庭功能较差的学生,一方面处理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能力较差,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家庭教育的缺失会导致价值观扭曲。
(2)学校功能。高校作为教育的主体,肩负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重任,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重要场域,是大学生思想引领的关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场域的核心内涵是影响大学生思想的不同要素之间形成的育人关系的空间。学校、社会、家庭是大学生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的重要场域学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地带,肩负大学生思想引领的重要作用。作为高校老师,如何做学生的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引领问题中的作用必须认真思考。目前高校在面上做到思想政治教育,比如思政课、大学生辅导员设置,但是以班级、宿舍、个人为单位的思政教育思考上不够细致,没有根据专业、性别、地区等学生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引领,知心、热心、引路的作用发挥不够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