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教学体系层面,完善教学
管理体系,加强导师对
学生的思想指导
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好群众基础,形成党政领导干部、辅导员、导师三大主体联动协同管理服务网络。因此,我们需要导师依托其专业培养风格在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学生思想的指导,从而进一步探索学院层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联动模式,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有力的保障与支持。
一方面,导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指导工作,定期找学生进行谈话,引导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阵地的主动权,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政治站位。另一方面,导师要为学生创造条件,培育和引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导师在指导学生研究课题的同时,利用其社会实践调查的契机,充分挖掘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在做好研究数据调查搜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实践加深对世情、国情、省情、民情的认识和了解。科研成果来源于社会实情,也服务于社会实情,通过指导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帮助学生思想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科学研究方面上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学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