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案例分析

二、案例分析

通过形式多样的资助育人活动,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励志教育、诚信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实现从物质资助到精神帮扶的多元化资助育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和高质量就业。

加大精准资助力度。建立家校沟通桥梁,深入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大力宣传国家和学校资助政策,将学校的关怀精准传递给困难学生及家庭。举办职业规划大赛、模拟求职大赛、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多角度助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设立突发事件专项资助,重点关注脱贫家庭、低保等特殊困难学生群体。

培育学生感恩意识。开展感恩回馈活动,通过“感念师恩”“点滴行动”“劳动教育”等活动,让学生在接受资助的同时反哺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对国家、学校、社会资助政策的感恩意识,展现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情怀和励志的品格。

推进榜样励志教育。学院书记、院长为新生上大学“第一课”,激励学生与国家同心同向同行。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量身打造个性化的学习交流团队,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组织大学生养成教育系列活动,勉励学生从日常行为规范做起,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举行优秀学生代表事迹宣传、事迹报告会、征文比赛等,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开展金融知识宣传、防范电信诈骗、生源地助学贷款等诚信教育主题活动,倡导诚信行为。将诚信教育、预防诈骗教育等融入学生日常管理,转化为学生的自觉素养与行为。教育引导学生诚实做人、诚信做事,遵守校规校纪,构建诚实守信的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