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以平台拓展为介,拓展实践资源,搭建实践平台
学院深入探索大学生专业化、项目化社会实践的工作机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社会实践。目前已和玉溪市红塔区玉兴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瑞丽市兴安社区等进行对接,在疫情防控规定下,鼓励同学利用“三下乡”“返家乡”实践活动社区报到,开展疫情防控、敬老爱幼、基层治理、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进一步推动团员青年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工作,服务地方社会。“拾遗”云岭青年非遗保护实践团利用家乡社区资源,对大理白剧文化的文献展开调查和实地调研,助力云南省抢救少数民族戏剧文化,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