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专业服务为重,注重精准发力,培育特色品牌
2025年11月13日
(三)以专业服务为重,注重精准发力,培育特色品牌
围绕“实践育人”体系,深化实践探索。将社会实践与文化交流有机融合,着力培育一批“可示范、可引领、可持续”的特色精品项目,获得中国青年网报道40余篇,获得国家级、省市级报道60余篇。
1.“语言助防,应急有我”滇缅边境防疫志愿服务社会实习实践团队
团队致力服务于中缅边境地区疫情防控所需的翻译工作,充分发挥自己语言通、情况熟的优势,线下分队高质高效地完成瑞丽疫情一线急需的翻译任务,积极组织捐款,购买疫情防控物资捐赠于瑞丽,线上团队积极配合抗疫一线的需求,翻译文件20余份、口号标语50余条、标识用语100余个,总字数达3万多字,建立“疫情防控缅语通”数据库,收集整理“新冠词汇”1000余个。德宏州党委、州政府,勐卯镇政府给团队发来感谢信表示感谢。2022年7月,这支志愿服务队在王丽凤老师的带领下再次去到瑞丽,深入辖区,为近百户缅籍人员居民发放个人防护措施宣传单1000余份、口罩2000个,获得云团头条报道。
2.“参与基层治理,书写家国情怀”——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青春实践营
与玉溪市红塔区玉兴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联合开展,聚焦社区基层治理,奏响“三下乡”家国强音;聚焦聂耳精神,奏响“三下乡”红色音符;聚焦学习教育,奏响“三下乡”青春号角,围绕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思路,结合基层治理和学生自身发展需求,从参加党史学习教育、参与社区基层治理和公益课堂志愿服务等多方面进行新时代社会实践。走进社区基层治理,将青春投入为人民服务中,于社会实践中深入了解社情民意,体会民生大义,激发家国情怀,树立远大理想,担当时代使命。团队获得国家级、省市级报道48篇,中国青年网16篇,团队获得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100强项目,指导教师获得全国实践先进个人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