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存在问题
2025年11月13日
(一)存在问题
1.从主体看:学生自我防范意识不够强,高校对学生的心理情况关注不够
作为一名大学生,小张个人对法治教育和安全教育的思想缺位让自己的网络安全的防患意思很薄弱,对于网络信息缺乏辨识意识,导致财物损失;互联网的法治意识也不够,认为互联网是“法外之地”,公然辱骂他人。
高校日常管理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存在不足。高校学生群体性差异大,部分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健康问题容易被忽视。学生心理问题基本依靠矛盾爆发的倒查或学生自行倾诉,显然学生的相关情绪疏导和心理健康发展缺乏体系性的规划。
2.从形式看:高校开展法治教育和安全教育的形式单一,内容陈旧
高校开展法治教育和安全教育的内容困难落后于现实需要。部分高校开展教育活动没有紧跟时事,内容不够新颖,老调陈词。此外高校的法治教育和安全教育开展基本以课件讲解和教师讲解结合,学生参与性不强,学生兴趣不高。
3.从内容看:高校开展法治安全教育实践板块缺失,专业度不足
实践比理论更能让高校学生理解法治的重要意义,高校在这一方面有所缺失,只注重理论学习灌输,忽视社会作为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和安全教育的场景。
部分高校基本没有相关的专业法治教育和安全教育课程,大多利用思政课程和形势政策课程穿插讲解或进行运动式的学习,法治教育和安全教育专业化不高,相关法治教育和安全教育课程与学生日常学习工作结合度不高。
4.从外部看:社会网络风气影响和网络空间监管不到位
互联网用户激增,网络用户基数扩大提升了互联网的法治难度。信息的碎片化、民众淡薄的法律意识等都成为滋养频发的互联网法治安全问题的土壤,如互联网常出现网络暴力和人肉搜索等,侧面反映了目前监管的不到位和网络空间的法治安全监管机制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