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简介

一、案例简介

小华是一名大四学生,出生于边疆农村家庭。十几载埋首苦读,小华终于不负亲友的期待,以高出一本线几十分的优异成绩考入了理想大学和专业。大学期间,他继续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专业成绩较好,绩点3.53,年级排名第五,曾两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不仅如此,小华还积极加入学生组织,工作积极负责,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干部。假期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活动,曾获某市团委颁发的“新冠疫情防控优秀志愿者”称号。一直在优秀光环下成长的小华,内心始终保持着一份骄傲,不能接受自己比别人差。面对贫苦的家庭经济条件,自幼好强的小华始终自信可以凭借自己的自强自立和聪明才智来分担家庭的经济压力,甚至是改善家庭条件。于是,他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去校外培训机构做家教和其他兼职来补贴生活开支。自从升入大学三年级后,由于繁重的学业压力以及校园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管理,小华无法自由出校去做兼职,也不愿意去申请勤工助学的岗位,害怕同学们知道自己家庭贫困的状况后会投来异样的眼光,并且认为这样赚钱的效率太慢。权衡之后,小华开始通过在校园里倒卖电动车、送校园外卖等方式赚取生活费。

2021年11月3日,小华在上完课后,发现课桌内有一部同学遗留的手机,便收走离开教室。随后手机主人打了两遍电话,小华均未接听。于是,失主第一时间便到学校保卫处调取监控,确定手机是被小华拿走。之后意识到自己错误的小华,便主动联系失主欲归还手机,但由于对方正在气头上,再加上自己做错事比较心虚,不敢与失主见面,便把手机放在一处草丛让其领回。在拿回手机后,失主通过同学、朋友等多方渠道,获得了小华的联系方式,便联系小华想要其正面道歉。在双方交流过程中,小华也进行过道歉,但失主认为其态度不够诚恳。当晚,失主女友将小华与失主的聊天记录和监控画面上传到了小华所在学院的部分QQ群和校园社交平台。各类平台上的相关话题,在短时间内达到2万余人次围观、讨论,舆论呈现一面倒的形势攻击小华,部分言论甚至上升到攻击小华所在学院,虚实杂糅的消息通过网络迅速发酵。为此,小华与失主方再次发生争执。

当舆论发酵后,几个学生干部意识到舆情事件的严重性,纷纷主动告知笔者。笔者第一时间了解舆情现状,立即联系小华了解事情具体细节,并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基本掌握情况后,笔者及时向学院分管领导报告,随即联系失主所在学院的辅导员进行沟通。在双方辅导员的沟通和思想教育下,小华和失主达成了和解,小华深刻反省检讨自身问题并写了道歉信,失主及其女友则撤销了之前散布的信息,学院也对小华做出了处分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