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需要引起注意的地方
第一,坚持动态识别管理,准确掌握学生现状。大学期间,学生是成长变化着的,需用动态发展的眼光加强识别管理。小A入学时心理测评正常,辅导员因片面认识而忽视了小A成长的变化,未能及时给予干预、引导、解困。
第二,了解学生所学专业的知识结构和学科特点,进一步延伸交流成效。小A作为文科生,思想活跃且感性,喜欢用诗文等文学作品表达情绪,辅导员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结构和学科特点,一方面可以准确洞悉学生所思所想,另一方面可以与学生产生共同的话题,有利于融入学生群体当中。
第三,特别关注学生“空心感”持续增加情况。“空心感”,被定义为内心的空洞与精神的贫瘠,并非绝望或痛苦等强烈的情感,而是一种对生活的无意义感——觉得无聊,不知道为什么活着。与“空心感”对应出现的,是找不到人生意义和价值的存在性。